返回

體內放射治療助肝癌縮小 病情回穩終完成肝移植



全港每年死於肝癌的病人超過1500宗,平均每日就有多四個肝癌患者不幸病逝。有港大教授直言,目前許多確診者已屆中至晚期,未必適合接受腫瘤切除手術;但近年引入本港的「Y90體內放射治療」,可望先將腫瘤縮小,繼而讓患者有機會接受手術或肝臟移植,使根治肝癌的機會提升。

香港大學外科學系臨床教授張丹圖醫生表示,本港每年約有1700多宗肝癌新症,過去十年新症數目亦有所遞減,此現象與政府普及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有關。張教授解釋:「香港的原發性肝癌主要由乙肝病毒引致,病發多在50至70歲之間,因為病毒會在身體纏繞約50年,持續影響肝細胞的生長,最終可能會不幸演變為癌細胞。然而,由八十年代開始,乙型肝炎疫苗可供市民接種,其效果在現時開始顯而易見。」

雖然肝癌新增病例減少,死亡率卻未見回落。根據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字,在2011至2020年,每年肝癌死亡個案仍徘徊在1530宗左右,長據「癌症殺手」第三位。

張教授解釋,現時香港約百分之八的成年人是乙肝病毒攜帶者,但本地一直欠缺有效及系統性的乙肝篩查計劃。他指出:「大部分肝癌病人有病徵時,已是第三或第四期,令他們可接受手術或可根治的機會大大降低,所以死亡率持續高企。若患者確診時是第四期,五年存活率會低於10%。」

現時,最有效根治肝癌的療法,是以手術切除腫瘤,但他坦言,不少病人因腫瘤大小、腫瘤位置、肝功能、肝硬化等因素,導致無法接受手術。若肝功能欠佳,但勉強施手術,病人有機會因肝衰竭死亡。因此,對於不適合手術的患者,醫生會使用其他介入性治療。

張教授說,傳統的局部性介入治療是「肝動脈栓塞化療(TACE)」,方法是經大腿動脈穿刺,直接注射化療藥物至肝臟血管, 針對性地將藥物輸送到腫瘤內,阻斷腫瘤生長。由於化療藥不會「走勻全身」,副作用較小。然而,若腫瘤較大,這種治療的效果會較差,或需每三個月注射一針。

有見及此,醫學界近年開始採用「釔90微球體(Y90)」體內放射治療,把高能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注入供應血液給腫瘤之血管,藉此殺死肝癌細胞或壓抑其生長。他指出,Y90治療與傳統治療不同,放射性物質較強,效果較藥物持久,病人接受一次治療後,甚少要再次注射。

張教授直言:「在治療方面,目標是希望可以局部性控制腫瘤,第一是令腫瘤不會再增大,第二是希望腫瘤縮小,使病人可再考慮做手術!」他更指出,很多肝癌病人同時也有肝硬化,但若肝硬化嚴重,做不到手術,肝移植是很好的治療方法。因此,當腫瘤受控及縮小後,患者便有機會進行換肝,同時處理肝癌及肝硬化,他過往就曾有病人在情況受控及穩定後,終可接受肝臟移植。

張教授續稱,在病人接受Y90體內放射治療前,需評估可行性及安全性,醫生會為病人做一次肝臟掃描,看看有沒有出現肝硬化及血管增生的情況,若病人患有肝硬化,血液留在肝臟的時間會較縮短。他更指出,如果放射性物質一經血管打入肝腫瘤,就立即流走,提早離開肝臟,會有機會走勻全身,病人便未必適合做Y90治療,因為放射性物質有機會引起其他器官的併發症。因此,患者在肝癌治療前,要與醫生溝通及進行評估,才能接受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張丹圖教授 | 外科專科

更多專題

心臟
植入心臟除顫器如「保安員」保平安 心臟科醫生拆解哪些人士適用及如何保養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數字,2020年因心臟病而死亡人數達6,561人,運動時猝死的個案與心臟病有關,例如惡性心律不正,相關患者可以透過植入心臟除顫器解決問題。聖保祿醫院心臟中心主管鄒凱勳醫生形容心臟除顫器有如「保安員」,當監測到心跳不正常時,便會發出電流刺激心臟,達到「重置」心跳效果。 甚麼人士需要植入心臟除顫器? 聖保祿醫院心臟中心主管鄒凱勳醫生表示,運動時心律不正猝死個案,最常見兩大嚴重的情況是心室撲動或心室顫動,其中成因可以是心血管栓塞導致肌肉壞死結疤令惡性心跳出現、先天性心臟肌肉肥厚等。 心室撲動和心室顫動是惡性心律不正,若惡性心律不正的時間過長會有生命危險甚至猝死。鄒凱勳醫生表示,病人如有上述問題,便可能需要使用心臟除顫器。心臟除顫器分為體外及植入式,體外心臟除顫器需要施救者的操作,透過自動分析病者心電圖,根據需要發出電擊;而植入式心臟除顫器,則不需要施救者,心臟除顫器經過手術植入後會時刻監察患者心跳,自動分辨惡性心跳並發出電擊治療病者。 傳統除顫器 心臟除顫器如何發揮作用? 鄒醫生解釋,「心臟除顫器功能是讓心跳「Reset」(重置),當惡性心跳不整出現,例如心跳達每分鐘200下或以上,心臟便不能正常地供血到腦部,或者其他器官時,便需要除顫器電擊心臟,「重置」返回正常心律,令血液恢復供氧到其他內臟。」他表示,植入方式是於鎖骨下皮下組織放入除顫器,連接的電線則會經靜脈血管伸延到心臟,用作感應心律和電擊心臟。植入式除顫器有程式設定,如偵測到惡性心跳,除顫器便會自動發出電流刺激心臟,達到重置心跳效果。 手術是否複雜?該如何護理? 鄒醫生表示,植入除顫器手術只需局部麻醉,一個多小時便完成,翌日便可出院,但手術後3個月需注意護理,例如避免劇烈運動令電線移位。他解釋,「初期植入的電線需時與身體磨合,若然電線尚未穩定而病人劇烈運動令電線移位,便得不償失,需要再次開刀將電線重新放好。」 不過,他表示由於大部份植入除顫器的患者都是長者,一般日常生活都已不會有大動作活動,因此問題不大,反而更須注意定期檢查。他解釋,心臟除顫器電池足以使用10至15年,但有些情況下,例如除顫器經常發出電流刺激心臟、電線在植入後出現耗損等,便可能更快耗盡電量,因此病人每四至六月便要定期檢查,「也有遇過病人在覆診時才發現除顫器於數年前經已耗盡電池的個案。」 鄒凱勳醫生續稱,如病人需要更換電池,醫生會一併考慮除顫器及電線是否運作正常,如電線功能退化,便有可能需在更換除顫器手術時植入新的電線,「若然電線出現耗損,更換除顫器時便需要另外植入新的電線,手術後3個月便要如同全新植入除顫器一樣要限制手部的活動;但大部份情況下則不需要植入新的電線,只需於植入除顫器的同一個手術傷口開刀,更換除顫器,手術後只需要等待傷口癒合即可;而第二次手術通常會比安裝較簡單」。 全皮下植入式心臟除顫器: 此外,他又提到少數年輕患者,「例如有些年輕的病人20歲便經靜脈血管植入電線安裝傳統心臟除顫器,一生可能需要更換4次除顫器以上,而隨著年齡增加,血管會堵塞,損耗的電線通常無法取出下,血管便沒有空間再植入新的電線」,所以可考慮較新型的全皮下植入式心臟除顫器,電線不需經靜脈血管伸延到心臟,也可起到監察及急救作用:有需要時發出電流刺激心臟達到「重置」效果,讓心律回復正常。 鄒凱勳醫生| 聖保祿醫院心臟中心主管

繼續閱讀
心臟
心房顫動患者中風風險高5倍!醫生警告:中咗風返唔到轉頭

中風後果可大可小,可說是中老年人惡夢,而如果有心房顫動問題,患者出現中風的風險會增加五倍!然而,不少人對心房顫動認識不足,或沒有認真看待。心臟科專科醫生黎偉強表示:隨著年齡增長,心房顫動風險亦會提高,60歲以上人士中每100人有1人患有心房顫動;而80歲以上長者更升至每100人有10人有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又稱心房纖維性顫動,是心律不正的一種,患者心房會突然劇烈跳動。心臟科專科醫生黎偉強表示:「心房顫動會帶嚟好多唔舒服嘅徴狀,如心跳亂晒龍、頭暈、心口翳悶或者有時會好攰、氣喘。」他續稱,如果是持續性心房顫動,只要做心電圖診斷便會發現,但陣發性心房顫動較難診斷,因患者平時心跳可能並無異樣。 最怕心房顫動引致中風 「我哋最擔心係引起中風。」黎偉強醫生表示,心房顫動「震下震下」,導致血液停滯,容易形成血塊。當血塊流入腦部便會引致中風,因此患者中風風險較其他人高5倍。「中咗風返唔到轉頭,你唔可以中風後先去解決心房顫動。」黎醫生解釋,醫生會評估心房顫動患者中風風險,如有必要會處方薄血藥。 此外,醫生會留意心房顫動患者的心跳情況,「有些病人心跳可以好快,跳到170甚至180。」他解釋,如任由患者持續多天心跳過快,有可能會引起心臟衰竭,足以致命。因此,醫生會透過不同治療手段,盡可能讓病人心跳維持正常水平,除處方藥物外,也可以進行不同手術。 脈衝場消融術更精準 黎偉強醫生解釋,過去醫生會使用射頻(熱能)消融術治療心房顫動,後來發展至冷凍消融術,但兩項消融術在破壞心房肌肉的同時,也有可能損害其他結構。 現時最新的「脈衝場消融術」則可避免「誤傷」其他組織。他表示,脈衝場消融術優點是可以調校能量輸出功率,精準打擊心臟細胞,不會損害其他器官組織。另一優點是手術過程只需約1小時,較傳統消融術約2-3小時的消融手術較快得多,而成效相若。 黎醫生續稱,早前曾有一名「心房撲動」(Atrial Flutter)病人,接受兩次射頻消融術後仍「翻發」,後來診斷出他同時有心房顫動,第三次手術採用脈衝場消融術,暫時至今都未有再「翻發」。 他表示,大部分心房顫動患者找不到成因,但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睡眠窒息、酗酒等因素,都會令心房顫動風險增加。如果心房顫動已維持一段長時間,一直未有接受治療,到後期可能已無法根治,只能選擇與心房顫動「共存」,「但共存之餘,醫生都會盡量控制病人心跳唔好太快。」 黎偉強醫生 | 心臟科專科

繼續閱讀
泌尿,肝腸胃
男人四十開始前列腺增生 水蒸氣治療無損性功能

良性前列腺增生乃年長男士必經階段,若病情嚴重,有機會堵塞尿道,患者無法正常排尿。有泌尿科專科醫生坦言,部分男士早在40歲左右就有前列腺增生情況,但傳統手術或損害男士的性功能,令不少患者卻步;近年引入的「水蒸氣治療」則無損病人的生殖能力,使康復者仍然可以生兒育女。 前列腺是男性的生殖腺,其功能負責協助男士生育。俗稱「前列腺肥大」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即腺狀組織出現非癌症之增生,導致前列腺的體積變大。根據本港衞生防護中心的資料,在60歲以上男性中,逾半患良性前列腺增生;至80歲以上,患者高達九成。 泌尿科專科醫生徐學良解釋,美國曾進行解剖研究,發現男士約40歲開始已有前列腺增生跡象;英國亦有研究顯示,在60至69歲男士中,約四成人因前列腺肥大而小便阻塞。 目前,醫學界未完全掌握前列腺增生的成因,但知道男性荷爾蒙是必然因素,其次是年老,「像年紀大有白頭髮、有鬍鬚一樣,是必經階段。」他續稱,早期或輕微的前列腺增生未必有病徵,但當增生組織愈來愈大,就會對膀胱及前列腺尿管造成阻塞:「有些病人會小便慢了,要站一會才排尿;或者小便完,要滴很久,甚至部分人會排尿不清。」 當前列腺阻塞持續,也可引起膀胱纖維化,影響其儲尿功能,正常膀胱可儲到400至500毫升尿液,但患者膀胱可能儲了200毫升尿,即會尿急而要上廁所。若問題惡化,患者更會出現「尿瀦留」,完全無法排尿,一旦尿液反流上腎臟,甚至有腎衰竭的風險。 要診斷前列腺肥大,醫生會問病徵及病史,再進行「指探」了解前列腺大小,並配合尿流速測試。之後,醫生會以超聲波檢查,看看小便後「剩尿」之情況。徐醫生說,如病情較差,有機會加入膀胱動力測試,以對照膀胱功能及前列腺阻塞之情況。 事實上,無徵狀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或不需治療;如果病情已影響小便及生活質素,則要醫治:第一線治療是藥物,包括用以放鬆前列腺的平滑肌,使小便較暢順;另一種藥物則抑制男性荷爾蒙,令前列腺縮小一些,期望可紓緩阻塞情況。 不過他直言,藥物治療除有副作用,成效亦有限,一旦前列腺嚴重阻塞,須改用手術治療。傳統手術出動電刀刮走增生組織,可將前列腺縮小五至七成,但有機會導致失禁、逆行射精或勃起功能阻礙等後遺症,結果部分中年病人對治療有顧慮。 徐醫生續稱,本港在五、六年前引入「水蒸氣治療」,經尿道把高溫的水蒸氣注入前列腺,令增生組織壞死,再慢慢萎縮,最終前列腺會在一至三個月左右縮小兩至三成,改善阻塞。由於這療法不涉電刀,不會影響排尿及男士性功能。 「有位後生病人40歲左右,因前列腺問題很困擾,但藥物有副作用,他又不想刮前列腺,因為若喪失射精功能,不能有小朋友…⋯,我們做了內窺鏡檢查,覺得很適合用水蒸氣治療,手術後病徵很快改善,也保留到射精功能。」他補充,如病人的前列腺增生已非常嚴重,或前列腺本身很小,未必適合做水蒸氣治療,須繼續用傳統手術。 徐學良醫生 | 泌尿科專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