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後果可大可小,可說是中老年人惡夢,而如果有心房顫動問題,患者出現中風的風險會增加五倍!然而,不少人對心房顫動認識不足,或沒有認真看待。心臟科專科醫生黎偉強表示:隨著年齡增長,心房顫動風險亦會提高,60歲以上人士中每100人有1人患有心房顫動;而80歲以上長者更升至每100人有10人有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又稱心房纖維性顫動,是心律不正的一種,患者心房會突然劇烈跳動。心臟科專科醫生黎偉強表示:「心房顫動會帶嚟好多唔舒服嘅徴狀,如心跳亂晒龍、頭暈、心口翳悶或者有時會好攰、氣喘。」他續稱,如果是持續性心房顫動,只要做心電圖診斷便會發現,但陣發性心房顫動較難診斷,因患者平時心跳可能並無異樣。
最怕心房顫動引致中風
「我哋最擔心係引起中風。」黎偉強醫生表示,心房顫動「震下震下」,導致血液停滯,容易形成血塊。當血塊流入腦部便會引致中風,因此患者中風風險較其他人高5倍。「中咗風返唔到轉頭,你唔可以中風後先去解決心房顫動。」黎醫生解釋,醫生會評估心房顫動患者中風風險,如有必要會處方薄血藥。
此外,醫生會留意心房顫動患者的心跳情況,「有些病人心跳可以好快,跳到170甚至180。」他解釋,如任由患者持續多天心跳過快,有可能會引起心臟衰竭,足以致命。因此,醫生會透過不同治療手段,盡可能讓病人心跳維持正常水平,除處方藥物外,也可以進行不同手術。
脈衝場消融術更精準
黎偉強醫生解釋,過去醫生會使用射頻(熱能)消融術治療心房顫動,後來發展至冷凍消融術,但兩項消融術在破壞心房肌肉的同時,也有可能損害其他結構。
現時最新的「脈衝場消融術」則可避免「誤傷」其他組織。他表示,脈衝場消融術優點是可以調校能量輸出功率,精準打擊心臟細胞,不會損害其他器官組織。另一優點是手術過程只需約1小時,較傳統消融術約2-3小時的消融手術較快得多,而成效相若。
黎醫生續稱,早前曾有一名「心房撲動」(Atrial Flutter)病人,接受兩次射頻消融術後仍「翻發」,後來診斷出他同時有心房顫動,第三次手術採用脈衝場消融術,暫時至今都未有再「翻發」。
他表示,大部分心房顫動患者找不到成因,但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睡眠窒息、酗酒等因素,都會令心房顫動風險增加。如果心房顫動已維持一段長時間,一直未有接受治療,到後期可能已無法根治,只能選擇與心房顫動「共存」,「但共存之餘,醫生都會盡量控制病人心跳唔好太快。」
黎偉強醫生 | 心臟科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