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通波仔後會翻發? 第二次通波仔不用怕? 醫生:找出原因更重要



俗稱「通波仔」的「冠狀動脈介入手術」愈來愈普及,大部分人因此救回一命,並養成更良好生活習慣。然而,少部分人可能需要進行「第二次通波仔」手術,心臟科專科陸毅康醫生表示,病人復發原因有多種可能性,「我哋最緊要搵出乜嘢原因令佢再翻發,避免要做第三次通波仔。」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資料,2020年有6,561人因心臟病而死亡,而冠心病是最常見的心臟病,由於壞膽固醇積聚在血管內壁,引致動脈粥樣硬化並且管腔收窄。心臟科專科陸毅康醫生指出,當主要血管收窄了大約七成或以上,便會明顯窒礙血液流動,病人往往會有心口翳痛和運動量下降等徵狀,可能需要接受「通波仔」手術。

陸醫生續稱,也有病人出現突發性心臟病,可能是由於血管內「粥樣斑塊」破裂,導致血管突然收窄,甚至有血塊阻塞血管,便要透過「通波仔」手術重新「打通」血管,減低心臟肌肉壞死的機會。

通波仔風險高?

通波仔手術經過多年發展,現時屬於微創手術的一種,陸毅康醫生表示,從前會從大腿引入導管到心臟,但現時技術進步,已改為從手腕介入到達需要「通波仔」血管位置,可大大降低出血風險和病人不適。當到達目標血管位置後,導管的「波仔」會撐開血管,然後放下金屬支架,令血管回復暢通,手術便大功告成,病人可重過正常生活。

找出復發原因更重要

然而,有少數患者的心血管可能再次收窄,有機會要第二次通波仔。陸毅康醫生表示,如果病人復發,醫生首要是找出成因,「係咪高危因素冇處理好?定係啲藥唔啱?定係第一次支架未有充分擴張?」他表示,過往的普通金屬支架近年已全面由「滲藥支架」取代,復發機會較低,因此很少因為支架引起復發。

反之,手術後好好控制高危因素,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才是最重要的一環。病人如沒有自律地控制高危因素例如吸煙、三高等等,都有可能導致復發,如不針對性處埋,即使做了第二次通波仔手術,也可能會再復發。另一個可能性是第一次手術所用的支架較小,未能充分地擴闊收窄位置,血管於一段時間後又收窄。陸毅康醫生表示,由於翻發原因不同,醫生對應手段也不同,例如可以考慮於同一位置加多一個支架,也可以擴大原來的支架,或於血管不同位置放置額外支架。

他指出,現時醫療技術進步,例如可以利血管內超聲波技術,準確量度血管大小﹑收窄程度及長度,以選擇最合適的支架,減低在相同位置復發的機會。「滲藥支架」也極為可靠,所以通波仔成功率非常高,因此對病人和醫生來說,第二次通波仔手術並非難題,更重要是與病人一同找出翻發的原因。

陸毅康醫生|心臟科專科

更多專題

心臟
服薄血丸或致內出血 房顫病人靠「左心耳封堵術」防中風

心房顫動患者因心跳紊亂,令左心房容易積聚血塊,一旦血塊脫落再流上腦部,隨時發生可致命的缺血性中風。有心臟科醫生直言,有九旬房顫女病人服用薄血藥後,持續胃出血,停藥後突然中風,最後接受了「左心耳封堵術」,終避過「二次中風」之險。 心臟科專科醫生張誠謙解釋,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病,正常心臟會有規律跳動,但若心房出現不正常訊號,就會影響心跳:「時快時慢,時短時長,這種心跳頻率會令血液流動變得不規律,有時會使血液凝固、流動速度減慢。」 當房顫患者的血流不順暢,血液有機會在左心房內一個稱為「左心耳」的位置積聚,形成血塊。他形容,左心耳就像一個「死胡同」,令血液在內凝固。 「血塊形成後,有機會脫落,離開左心房,再跟著血流,經過二尖心瓣,到達左心室,再經大動脈泵去其他器官。如果血塊剛巧流去腦血管,就會形成缺血性中風。」他引述研究指,房顫患者出現缺血性中風的風險,較常人高出5倍。 至於房顫成因,他表示,最常見是心房退化,年紀愈大,患病機會愈高。研究顯示,在60歲以上的長者,約百分之一有房顫;至80歲以上,約十分之一人有房顫。其他病因則包括高血壓、心瓣病變等其他心臟毛病。 為免血塊形成,首選第一線治療是服用薄血藥,包括「華法林」或新型口服藥,但他指,薄血丸使血液較難凝固,有機會增加出血風險,「尤其曾經內出血的病人,如腦出血、胃出血,或者有些長者行動不靈活,容易跌倒,有機會受傷流血及腦出血。」 張醫生續稱,受薄血藥副作用影響之病人,可考慮以「左心耳封堵術」替代服藥。由於缺血性中風之血塊中,九成來自左心耳,故醫學界發現可透過微創手術,在左心耳植入一個封堵器,避免血液再在該處凝固,從源頭減少血塊出現。 手術會在局部麻醉或深層次監察麻醉下進行,方法是在大腿股溝作靜脈穿刺,先將導管放進左心耳,並將大小合適的封堵器穩固地放在左心耳之出口,過程約一至兩小時,病人一般留醫觀察一晚即可出院。而手術成功率達九成五,併發症風險為百分之四至五,包括傷口發炎、穿刺時傷及心臟結構,過程中也有中風風險。 張醫生說,會建議病人手術後多服薄血藥3至6個月,讓封堵器與左心耳附近組織完全癒合,確定沒有滲漏後,便可停藥。若病人不能用薄血藥,則可以改服抗血小板藥物。 他透露,早前接獲一名九十歲婆婆求診,對方患房顫及高血壓,服了數年新型口服薄血藥,但一年前經常胃出血,發現胃血管已有病變,容易損傷及流血,須多次入院輸血。當時主診醫生建議她停服薄血丸,豈料就發生了缺血性中風,幸病情不太嚴重。張醫生遂安排她接受「左心耳封堵術」,「雖然她年紀大,也很瘦削,但術後沒有再中風及胃出血了。」 張誠謙醫生 | 心臟科專科

繼續閱讀
泌尿,肝腸胃
男人最痛!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必需用尿喉?醫生提醒諱疾忌醫後果更嚴重

良性前列腺肥大又稱前列腺增生症,是本港中老年男性中非常普遍的退化性疾病。根據醫管局網站資料,五十歲以上的港男有半數人會開始出現良性前列腺增生。泌尿外科專科醫生馬偉傑表示,普遍中年男士一方面輕視小便問題,另一方面擔心診治必需插尿喉(導尿管),因此諱疾忌醫,隨時加劇病情。 「佢哋(男士)會覺得小便唔暢順好正常,年紀大咗就係咁,而且佢哋又好害怕治療過程需要插尿喉。」馬偉傑醫生表示,普遍中年男士即使小便有問題都認為無需求醫,卻不知道後果可以很嚴重。他解釋,良性前列腺增生有機會令膀胱肌肉承受壓力,長期會導致纖維化、引致膀胱退化,「如果到膀胱自己都唔識收縮,冇咗呢個功能,到時就真係變咗要長期用尿喉。」 插尿喉不用怕? 馬偉傑醫生表示,主要有兩類病人需要使用導尿管,一類是長期需要,例如因不同病患引致膀胱失去功能或缺乏自理能力的人士;另一類是短期需要的患者,最典型例子是剛接受大型手術後的病人,由於身體未恢復至適合下床去洗手間,便可能要使用數天導尿管。 至於前列腺增生患者,馬醫生解釋,適用於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手術有多種選擇,如傳統電切手術,較為新式的有激光剜除手術,又或者微創手術如前列腺提拉術、水蒸氣療法等。馬偉傑醫生表示:「唔同類型嘅手術,用到尿喉嘅時間都有所不同,可以短到半日至一日,部份手術就可能要用尿喉一至兩星期。」 甚麼是尿喉? 許多男士抗拒或害怕插尿喉,但其實使用尿喉並不複雜麻煩。馬偉傑醫生表示,導尿管的末端有一個「波仔」會伸延到膀胱內,達到「定位」於膀胱、不容易鬆脫的目的。至於導尿管另一端則會與尿袋相連,讓尿液引流到體外,當尿袋內的尿液幾近全滿,病人可以調節尿袋上的開關掣,將尿液釋放,「病人要做嘅只係開關呢個動作,唔需要處理條尿喉」。 馬偉傑醫生續稱,腳袋類型的尿袋可以固定在小腿,病人穿上鬆身褲,即可如常人般行動自如,較為方便。而且短期需要的患者,基本上不用更換尿喉與尿袋,只有長期需要的病人需定期更換。馬醫生續稱,佩戴導尿管的患者可以如常洗澡,只需於洗澡後注意抹乾尿喉與尿道的接駁位置,保持乾爽,「如果有用固定貼固定位置,就會更安全。」 馬偉傑醫生 | 泌尿外科醫生

繼續閱讀
心臟
心房顫動患者中風風險高5倍!醫生警告:中咗風返唔到轉頭

中風後果可大可小,可說是中老年人惡夢,而如果有心房顫動問題,患者出現中風的風險會增加五倍!然而,不少人對心房顫動認識不足,或沒有認真看待。心臟科專科醫生黎偉強表示:隨著年齡增長,心房顫動風險亦會提高,60歲以上人士中每100人有1人患有心房顫動;而80歲以上長者更升至每100人有10人有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又稱心房纖維性顫動,是心律不正的一種,患者心房會突然劇烈跳動。心臟科專科醫生黎偉強表示:「心房顫動會帶嚟好多唔舒服嘅徴狀,如心跳亂晒龍、頭暈、心口翳悶或者有時會好攰、氣喘。」他續稱,如果是持續性心房顫動,只要做心電圖診斷便會發現,但陣發性心房顫動較難診斷,因患者平時心跳可能並無異樣。 最怕心房顫動引致中風 「我哋最擔心係引起中風。」黎偉強醫生表示,心房顫動「震下震下」,導致血液停滯,容易形成血塊。當血塊流入腦部便會引致中風,因此患者中風風險較其他人高5倍。「中咗風返唔到轉頭,你唔可以中風後先去解決心房顫動。」黎醫生解釋,醫生會評估心房顫動患者中風風險,如有必要會處方薄血藥。 此外,醫生會留意心房顫動患者的心跳情況,「有些病人心跳可以好快,跳到170甚至180。」他解釋,如任由患者持續多天心跳過快,有可能會引起心臟衰竭,足以致命。因此,醫生會透過不同治療手段,盡可能讓病人心跳維持正常水平,除處方藥物外,也可以進行不同手術。 脈衝場消融術更精準 黎偉強醫生解釋,過去醫生會使用射頻(熱能)消融術治療心房顫動,後來發展至冷凍消融術,但兩項消融術在破壞心房肌肉的同時,也有可能損害其他結構。 現時最新的「脈衝場消融術」則可避免「誤傷」其他組織。他表示,脈衝場消融術優點是可以調校能量輸出功率,精準打擊心臟細胞,不會損害其他器官組織。另一優點是手術過程只需約1小時,較傳統消融術約2-3小時的消融手術較快得多,而成效相若。 黎醫生續稱,早前曾有一名「心房撲動」(Atrial Flutter)病人,接受兩次射頻消融術後仍「翻發」,後來診斷出他同時有心房顫動,第三次手術採用脈衝場消融術,暫時至今都未有再「翻發」。 他表示,大部分心房顫動患者找不到成因,但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睡眠窒息、酗酒等因素,都會令心房顫動風險增加。如果心房顫動已維持一段長時間,一直未有接受治療,到後期可能已無法根治,只能選擇與心房顫動「共存」,「但共存之餘,醫生都會盡量控制病人心跳唔好太快。」 黎偉強醫生 | 心臟科專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