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膽石或致胰臟炎與膽囊癌 復發率高倡切膽囊根治



當膽囊出現結石,除有機會堵塞膽管,也可導致胰臟發炎,甚至引起更嚴重的後果。有外科專科醫生直言,有病徵的膽石復發率每年大概30至50%,膽管癌亦與膽石關係密切,患者應考慮切除整個膽囊。由於膽石所造成的疼痛容易與胃痛混淆,呼籲市民要提高警覺。

膽囊位於右側腹部、肝臟下方,負責儲存膽汁,當人進食後,膽囊將膽汁注入小腸,幫助消化脂肪。若膽汁濃度高,或含過多膽固醇與膽紅素,則容易形成結石。

外科專科醫生竺兆豪說,過往醫學界認為四類人士屬膽石高危族,包括女士、產後婦女、肥胖及飲食肥膩的人士,但據他臨床觀察,近半膽石患者是男士,也有遺傳傾向,不少家庭會兩代人先後求醫。目前,大約七成病人年過六十,三成則是三、四十歲的中年人。

事實上,飲食習慣與膽結石息息相關。他解釋:「多吃高脂、濃味、高蛋白質、高澱粉質的食物,膽汁會濃度高些、黏些。」同時,本港愈來愈流行的「斷食法」,令全日進食時間縮短,但當膽囊連續多小時毋須活動,易產生沙石,「久而久之會鈣化,變成石仔。」

病徵方面,患者未必有徵狀,一旦膽石塞著膽囊或膽管出口,導致下腹疼痛。竺醫生坦言,典型的膽石痛在夜間發生,當吃晚飯後,膽汁一般在深夜排出,膽石就容易阻塞,睡至凌晨兩、三時痛醒了。然而,部分人會誤以為是胃痛,服胃藥甚至照胃鏡查找原因:「有病人照了六次胃鏡才來看我!」

如因膽石導致膽囊發炎,患者會出現右上腹痛、發燒;若膽石已掉入膽管,使膽汁無法排出,病人或再出現臉黃、顫抖以至血中毒。一旦膽石落在膽管最末端出口,甚或使胰管阻塞,就可導致胰臟發炎,「當胰臟嚴重至潰爛,會有生命危險。」

要診斷膽結石,醫生一般會採用上腹超聲波,優點是無創傷性。不過,若膽石已掉進膽管底的位置,用超聲波未必看得清楚,須改用磁力共振檢查。

「如果膽石較大,像『波子』般大,有文獻記載,3厘米以上的膽石,與膽囊癌有些關係,膽囊生癌的病人,100%有膽石!當然,生石不一定會膽囊癌,但兩者關係好密切,所以我們通常建議長者,若膽石在3厘米以上,應割走膽囊,避免生癌。」竺醫生強調。

他續稱,若膽石患者曾有疼痛病徵,其復發風險接近百分之百,為免他日的再受膽石困擾,醫生會建議以微創手術,切除膽囊。一旦膽石已進入膽管,醫生就會用「逆行內窺鏡」取出管內之膽石,完成後才再割走膽囊。

雖然部分較年輕的膽石患者,傾向單以手術取走膽石,選擇保留膽囊,避免影響消化。竺醫生分析,切去膽囊之後,病人的確要暫時吃清淡些,易肚瀉或有飽滯感,但情況在兩、三周後會有改善。由於肝臟才是製造膽汁的器官,切走膽囊不會令身體從此缺乏膽汁。

他又特別提醒,每逢佳節如中秋、農曆新年以至端午節前後,市民或吃很多油膩食品,膽石風險特別高,「因為年夜飯,曾在農曆年前的一星期,做了十個膽囊切除手術。」

竺兆豪醫生 | 外科專科

更多專題

泌尿,肝腸胃
腫瘤
前列腺癌成港男第三大癌症 冷凍治療可保正常功能 醫生:及早治療是關鍵

「年紀大,機器壞。」年長男士往往小便有障礙,最怕是患上前列腺癌!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前列腺癌是港男第三大常見癌症,亦是第四大致命癌症。泌尿外科醫生張源津表示,只要及早發現前列腺癌並採用局部定位治療,不但有機會成功根治,更可避免影響勃起功能及排尿。 前列腺癌個案有上升趨勢 前列腺癌個案過去十年有上升趨勢,現時全港每年約有2,400宗新症。泌尿外科醫生張源津解釋,主要原因是港人平均壽命增加,其次是身體檢查意識普及,因此有更多人於早期便發現病情。 然而,前列腺癌是難以預防的。張源津醫生解釋,前列腺癌有三大主要誘因,分別是年齡、家族性遺傳和族裔,但這三大誘因都是不能避免的。因此,張源津醫生指出,「定時的身體檢查是非常重要,病向淺中醫,應及早在徵狀惡化前求醫,才能做好最根治性的治療。」 如何診斷前列腺癌? 張源津醫生表示,要判斷前列腺癌屬於早期還是晚期,需要先檢測血液中的PSA指數(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再者是透過顯微鏡觀察癌細胞表現,第三是掃瞄癌細胞於前列腺組織的分布情況,醫生會透過這些因素評估癌症是屬於低危、中危或高危的局部性腫瘤,如腫瘤已擴散,則屬於第四期(晚期)癌症。 若病人患上屬低危的前列腺癌,病人可考慮持續性的主動監察,定期驗血及接受磁力共振檢查,甚至定期抽取組織化驗。一旦腫瘤有惡化傾向,可考慮向醫生尋求合適的治療方法,如局部定位治療。若患者的癌症屬於高危,患者就可能要選擇傳統方法,包括手術切除整個前列腺組織,或接受放射性治療,兩種方式都有機會可以「斷尾」,但亦有副作用,如小便後遺症、失禁、勃起功能障礙等等。 局部定位治療優點 張源津醫生表示,對於低危及中危階段的患者,只要經檢查確定腫瘤只局部地存在於前列腺的某特定位置,便可以選擇局部性定位治療。他解釋,局部定位治療只針對殺死癌腫瘤,盡量保留健康的前列腺及周邊組織,例如負責勃起功能的神經線及尿道的括約肌,便可保留性功能及尿控能力。所以,局部定位治療取決於腫瘤的位置及期數。 局部定位治療有多種方式,冷凍治療是其中一種。張源津醫生表示,冷凍治療時需要確保病人靜止不動,因此會考慮全身麻醉,而醫生會透過超聲波儀器鎖定腫瘤位置,將「探針」經「會陰」伸進前列腺的腫瘤,並冷凍至負40度殺死癌細胞,全程約一小時。手術完成後,病人一般翌日便出院,但需要插尿喉排尿一至兩星期,等待前列腺組織復原才拔喉。 張源津醫生指出,局部定位治療的根治率可達八成,優點是可最大程度保留腫瘤以外的健康組織,避免影響其功能。張醫生更表示,假如癌症不幸復發,而前列腺腫瘤只是局部性出現,其他位置完全沒有受影響,屆時可根據情況再做局部治療,例如冷凍治療。 張源津醫生 | 泌尿外科

繼續閱讀
泌尿,肝腸胃
男人最痛!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必需用尿喉?醫生提醒諱疾忌醫後果更嚴重

良性前列腺肥大又稱前列腺增生症,是本港中老年男性中非常普遍的退化性疾病。根據醫管局網站資料,五十歲以上的港男有半數人會開始出現良性前列腺增生。泌尿外科專科醫生馬偉傑表示,普遍中年男士一方面輕視小便問題,另一方面擔心診治必需插尿喉(導尿管),因此諱疾忌醫,隨時加劇病情。 「佢哋(男士)會覺得小便唔暢順好正常,年紀大咗就係咁,而且佢哋又好害怕治療過程需要插尿喉。」馬偉傑醫生表示,普遍中年男士即使小便有問題都認為無需求醫,卻不知道後果可以很嚴重。他解釋,良性前列腺增生有機會令膀胱肌肉承受壓力,長期會導致纖維化、引致膀胱退化,「如果到膀胱自己都唔識收縮,冇咗呢個功能,到時就真係變咗要長期用尿喉。」 插尿喉不用怕? 馬偉傑醫生表示,主要有兩類病人需要使用導尿管,一類是長期需要,例如因不同病患引致膀胱失去功能或缺乏自理能力的人士;另一類是短期需要的患者,最典型例子是剛接受大型手術後的病人,由於身體未恢復至適合下床去洗手間,便可能要使用數天導尿管。 至於前列腺增生患者,馬醫生解釋,適用於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手術有多種選擇,如傳統電切手術,較為新式的有激光剜除手術,又或者微創手術如前列腺提拉術、水蒸氣療法等。馬偉傑醫生表示:「唔同類型嘅手術,用到尿喉嘅時間都有所不同,可以短到半日至一日,部份手術就可能要用尿喉一至兩星期。」 甚麼是尿喉? 許多男士抗拒或害怕插尿喉,但其實使用尿喉並不複雜麻煩。馬偉傑醫生表示,導尿管的末端有一個「波仔」會伸延到膀胱內,達到「定位」於膀胱、不容易鬆脫的目的。至於導尿管另一端則會與尿袋相連,讓尿液引流到體外,當尿袋內的尿液幾近全滿,病人可以調節尿袋上的開關掣,將尿液釋放,「病人要做嘅只係開關呢個動作,唔需要處理條尿喉」。 馬偉傑醫生續稱,腳袋類型的尿袋可以固定在小腿,病人穿上鬆身褲,即可如常人般行動自如,較為方便。而且短期需要的患者,基本上不用更換尿喉與尿袋,只有長期需要的病人需定期更換。馬醫生續稱,佩戴導尿管的患者可以如常洗澡,只需於洗澡後注意抹乾尿喉與尿道的接駁位置,保持乾爽,「如果有用固定貼固定位置,就會更安全。」 馬偉傑醫生 | 泌尿外科醫生

繼續閱讀
心臟
植入心臟除顫器如「保安員」保平安 心臟科醫生拆解哪些人士適用及如何保養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數字,2020年因心臟病而死亡人數達6,561人,運動時猝死的個案與心臟病有關,例如惡性心律不正,相關患者可以透過植入心臟除顫器解決問題。聖保祿醫院心臟中心主管鄒凱勳醫生形容心臟除顫器有如「保安員」,當監測到心跳不正常時,便會發出電流刺激心臟,達到「重置」心跳效果。 甚麼人士需要植入心臟除顫器? 聖保祿醫院心臟中心主管鄒凱勳醫生表示,運動時心律不正猝死個案,最常見兩大嚴重的情況是心室撲動或心室顫動,其中成因可以是心血管栓塞導致肌肉壞死結疤令惡性心跳出現、先天性心臟肌肉肥厚等。 心室撲動和心室顫動是惡性心律不正,若惡性心律不正的時間過長會有生命危險甚至猝死。鄒凱勳醫生表示,病人如有上述問題,便可能需要使用心臟除顫器。心臟除顫器分為體外及植入式,體外心臟除顫器需要施救者的操作,透過自動分析病者心電圖,根據需要發出電擊;而植入式心臟除顫器,則不需要施救者,心臟除顫器經過手術植入後會時刻監察患者心跳,自動分辨惡性心跳並發出電擊治療病者。 傳統除顫器 心臟除顫器如何發揮作用? 鄒醫生解釋,「心臟除顫器功能是讓心跳「Reset」(重置),當惡性心跳不整出現,例如心跳達每分鐘200下或以上,心臟便不能正常地供血到腦部,或者其他器官時,便需要除顫器電擊心臟,「重置」返回正常心律,令血液恢復供氧到其他內臟。」他表示,植入方式是於鎖骨下皮下組織放入除顫器,連接的電線則會經靜脈血管伸延到心臟,用作感應心律和電擊心臟。植入式除顫器有程式設定,如偵測到惡性心跳,除顫器便會自動發出電流刺激心臟,達到重置心跳效果。 手術是否複雜?該如何護理? 鄒醫生表示,植入除顫器手術只需局部麻醉,一個多小時便完成,翌日便可出院,但手術後3個月需注意護理,例如避免劇烈運動令電線移位。他解釋,「初期植入的電線需時與身體磨合,若然電線尚未穩定而病人劇烈運動令電線移位,便得不償失,需要再次開刀將電線重新放好。」 不過,他表示由於大部份植入除顫器的患者都是長者,一般日常生活都已不會有大動作活動,因此問題不大,反而更須注意定期檢查。他解釋,心臟除顫器電池足以使用10至15年,但有些情況下,例如除顫器經常發出電流刺激心臟、電線在植入後出現耗損等,便可能更快耗盡電量,因此病人每四至六月便要定期檢查,「也有遇過病人在覆診時才發現除顫器於數年前經已耗盡電池的個案。」 鄒凱勳醫生續稱,如病人需要更換電池,醫生會一併考慮除顫器及電線是否運作正常,如電線功能退化,便有可能需在更換除顫器手術時植入新的電線,「若然電線出現耗損,更換除顫器時便需要另外植入新的電線,手術後3個月便要如同全新植入除顫器一樣要限制手部的活動;但大部份情況下則不需要植入新的電線,只需於植入除顫器的同一個手術傷口開刀,更換除顫器,手術後只需要等待傷口癒合即可;而第二次手術通常會比安裝較簡單」。 全皮下植入式心臟除顫器: 此外,他又提到少數年輕患者,「例如有些年輕的病人20歲便經靜脈血管植入電線安裝傳統心臟除顫器,一生可能需要更換4次除顫器以上,而隨著年齡增加,血管會堵塞,損耗的電線通常無法取出下,血管便沒有空間再植入新的電線」,所以可考慮較新型的全皮下植入式心臟除顫器,電線不需經靜脈血管伸延到心臟,也可起到監察及急救作用:有需要時發出電流刺激心臟達到「重置」效果,讓心律回復正常。 鄒凱勳醫生| 聖保祿醫院心臟中心主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