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男人最痛!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必需用尿喉?醫生提醒諱疾忌醫後果更嚴重



良性前列腺肥大又稱前列腺增生症,是本港中老年男性中非常普遍的退化性疾病。根據醫管局網站資料,五十歲以上的港男有半數人會開始出現良性前列腺增生。泌尿外科專科醫生馬偉傑表示,普遍中年男士一方面輕視小便問題,另一方面擔心診治必需插尿喉(導尿管),因此諱疾忌醫,隨時加劇病情。

「佢哋(男士)會覺得小便唔暢順好正常,年紀大咗就係咁,而且佢哋又好害怕治療過程需要插尿喉。」馬偉傑醫生表示,普遍中年男士即使小便有問題都認為無需求醫,卻不知道後果可以很嚴重。他解釋,良性前列腺增生有機會令膀胱肌肉承受壓力,長期會導致纖維化、引致膀胱退化,「如果到膀胱自己都唔識收縮,冇咗呢個功能,到時就真係變咗要長期用尿喉。」

插尿喉不用怕?

馬偉傑醫生表示,主要有兩類病人需要使用導尿管,一類是長期需要,例如因不同病患引致膀胱失去功能或缺乏自理能力的人士;另一類是短期需要的患者,最典型例子是剛接受大型手術後的病人,由於身體未恢復至適合下床去洗手間,便可能要使用數天導尿管。

至於前列腺增生患者,馬醫生解釋,適用於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手術有多種選擇,如傳統電切手術,較為新式的有激光剜除手術,又或者微創手術如前列腺提拉術、水蒸氣療法等。馬偉傑醫生表示:「唔同類型嘅手術,用到尿喉嘅時間都有所不同,可以短到半日至一日,部份手術就可能要用尿喉一至兩星期。」

甚麼是尿喉?

許多男士抗拒或害怕插尿喉,但其實使用尿喉並不複雜麻煩。馬偉傑醫生表示,導尿管的末端有一個「波仔」會伸延到膀胱內,達到「定位」於膀胱、不容易鬆脫的目的。至於導尿管另一端則會與尿袋相連,讓尿液引流到體外,當尿袋內的尿液幾近全滿,病人可以調節尿袋上的開關掣,將尿液釋放,「病人要做嘅只係開關呢個動作,唔需要處理條尿喉」。

馬偉傑醫生續稱,腳袋類型的尿袋可以固定在小腿,病人穿上鬆身褲,即可如常人般行動自如,較為方便。而且短期需要的患者,基本上不用更換尿喉與尿袋,只有長期需要的病人需定期更換。馬醫生續稱,佩戴導尿管的患者可以如常洗澡,只需於洗澡後注意抹乾尿喉與尿道的接駁位置,保持乾爽,「如果有用固定貼固定位置,就會更安全。」

馬偉傑醫生 | 泌尿外科醫生

更多專題

心臟
幾時通波仔?幾時搭橋?

心血管疾病是都市人最大的健康威脅之一,而最常見的問題是冠心血管阻塞,即冠心病。常用於治療冠心病的手術有兩種:通波仔,以及搭橋手術。但病人往往不清楚,他們什麼時候應該通波仔、什麼時候應該搭橋? 心臟科專科醫生郭俊傑表示,首先應知道什麼時候需要做心臟的「介入性手術」。「通波仔或搭橋都屬於介入性治療手術。當病人的心血管出現嚴重阻塞,,即使服藥仍不能將血流改善,而引致出現症狀,例如因為血管阻塞無法將氧氣送到心臟肌肉而出現心絞痛和呼吸困難;或心臟功能下降而出現心衰竭的病徵;又或因血流量減少引致心律不正,以上幾種都是心血管需要介入性治療的指標。」 此外也有一些客觀指標,例如心血管阻塞的程度。「在這方面,可能不同醫生的看法會有少許分別,」郭醫生說,「心臟有三條主要血管,中間一條,左右各一條,統稱為冠狀動脈。任何一條血管任何一個位置阻塞,都有機會導致下游的肌肉缺氧。現時比較籠統的說法是,當冠狀動脈阻塞七成或以上,便需要考慮介入手術。但事實上,即使阻塞七成也要看是哪一條血管和哪一個位置。」 他舉例表示,若是旁支血管,或阻塞位置處於血管下游,即使塞了七成所影響的心臟肌肉範圍也未必很大,不一定急需介入手術;相反,若是主要血管的上游位置,例如主幹或左前幹支,由於影響範圍較大,可能阻塞五成以上以致血管通道面積下降至少於四平方毫米,已需要考慮介入手術,所以「七成」這個數據並非一成不變的。為了避免病人有急性冠心病的風險,醫生會考慮個別病人整體的情況和客觀準則綜合評估,再決定是否需要進行介入手術。 一旦判斷病人需要介入手術,便面臨通波仔或搭撟手術的選擇。 「簡單來說,通波仔是一種微創手術,病人接受局部麻醉,在手腕或大腿動脈插進一條喉管,再經由這喉管出入之後通波仔的導管、導絲(路軌)、儀器、球囊及支架等。但有些病人會誤解,以為通波仔是將血管內積聚的斑塊剷去或刮走,其實不是的,通波仔主要是將阻塞的位置重新撐開,並放置藥性支架,目的是擴闊通道、恢復血流,所以血管內積聚的斑塊是不會剷去的,而術後一般翌日已可出院。」郭醫生表示。 而搭橋手術則不是擴闊通道,而是建造繞道。「搭橋手術需要全身麻醉,開胸,亦需要使用人工心肺,因為手術期間心臟是停頓的。醫生會從病人腳部或其他部位(如胸腔或手臂)截取血管,在大動脈和冠狀動脈進行接駁,繞過阻塞的位置恢復血流。若有多於一個位置阻塞,就需要一次過搭幾條橋,所以是一個超大型手術,需時較長,風險較高,一般需留醫一、兩星期,而復原時間最少需要幾星期。」 因此,在選擇通波仔或搭橋手術時,一般會依循以下幾個普遍標準: 1. 若病人的情況容許通波仔,會首先考慮通波仔,因為搭橋始終是一個創傷性較大和風險較高的手術。 2. 若病人的心血管阻塞程度經評估後,認為通波仔成功率低及復發風險高,會考慮搭橋。 3. 曾做過通波仔但較短時間後復發(對支架過敏或反應不良),亦會考慮搭橋。 4. 搭橋手術的先決條件是病人身體狀況和器官機能是否適合。 郭俊傑醫生|心臟科專科

繼續閱讀
泌尿,肝腸胃
揭胰臟癌可怕真相 發病數字不入十大 死亡數字排第四!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胰臟癌的發病率並不排行頭十,但腸胃肝臟科專科畢耀權醫生指出值得留意的三點: – 胰臟癌發病率近年有增加的趨勢,「在2011年有新症548宗,直至最新2020年的新症數目上升至942宗,有明顯上升幅度。」 – 我們一向的認知是胰臟癌病患者主要是65歲以上,但數據顯示20至44歲年齡層在2011至2020年的發病數字上升了一倍,比整體胰臟癌新症的升幅還要大。當中20至44歲女性的發病率,升幅比男性更為顯著。 – 胰臟癌數字雖不入十大,但引致死亡的個案數字卻在所有癌症中排行第四! 「當中可能的原因包括:1.胰臟癌初期並沒有明顯病徵,很難在早期發現。2. 胰臟癌惡化速度比較快,入侵性也較高。3. 即使近年癌症藥物治療上進步不少,但胰臟癌對傳統化療、免疫治療及鏢靶治療的反應比其他癌症為低,因此存活率相對低。」 胰臟處於上腹部比較深入的地方,所以早期癌病並沒有病徵。當腫瘤漸漸長大便有機會出現上腹疼痛,並有機會反射到背部;其他病徵包括作悶作嘔、消化不良、胃口欠佳、胃氣脹等。此外,因為胰臟頭部和膽管非常接近,胰臟癌有機會導致膽管閉塞,引致黃疸、皮膚痕癢,再遲遲未發現的話更有機會令大便顏色變淺(因缺少了膽汁的色素)。 「另外,體重無故減輕,突然在比較年長才診斷出糖尿病且非常難於控制,也可以是胰臟癌的病徵之一。」畢醫生說。 市民若有懷疑,可先諮詢醫生,若認為有需要再進行抽血或掃描檢查 (超聲波、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 若有需要進行進一步病理診斷,便有需要進行內視鏡超聲波引導下抽取胰臟組織檢查。 「而現時大多會同時檢測病人的CA 19.9癌症指標,即碳水化合物抗原,有八成胰臟癌患者的CA 19.9會高於正常,除了有助診斷,更可作為將來治療效果以及復發風險的對比和評估。」 治療方面,和大部分癌症一樣,若能在早期發現並進行手術,存活率會相對較好。但畢醫生指出,「胰臟癌始終毒性較高,即使早期發現並可以接受手術,存活率也比一般早期發現的癌症為低。而數據顯示,每年確診的胰臟癌個案之中只有大約15至20%適合接受手術,其餘都屬於較晚期的個案,手術並不適合。」 所以在制訂治療方案前,首先會考慮病人的胰臟癌有否擴散及影響其他器官,其次就是考慮病人的年齡和身體狀況,例如若腫瘤太大不適合即時手術,可考慮先用化療或化療混合標靶治療,嘗試將腫瘤縮小,有機會增加手術的可行性。不同的治療方案,主要是視乎個別病人情況而有不同的選擇。 畢耀權醫生| 腸胃肝臟科專科

繼續閱讀
心臟
植入心臟除顫器如「保安員」保平安 心臟科醫生拆解哪些人士適用及如何保養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數字,2020年因心臟病而死亡人數達6,561人,運動時猝死的個案與心臟病有關,例如惡性心律不正,相關患者可以透過植入心臟除顫器解決問題。聖保祿醫院心臟中心主管鄒凱勳醫生形容心臟除顫器有如「保安員」,當監測到心跳不正常時,便會發出電流刺激心臟,達到「重置」心跳效果。 甚麼人士需要植入心臟除顫器? 聖保祿醫院心臟中心主管鄒凱勳醫生表示,運動時心律不正猝死個案,最常見兩大嚴重的情況是心室撲動或心室顫動,其中成因可以是心血管栓塞導致肌肉壞死結疤令惡性心跳出現、先天性心臟肌肉肥厚等。 心室撲動和心室顫動是惡性心律不正,若惡性心律不正的時間過長會有生命危險甚至猝死。鄒凱勳醫生表示,病人如有上述問題,便可能需要使用心臟除顫器。心臟除顫器分為體外及植入式,體外心臟除顫器需要施救者的操作,透過自動分析病者心電圖,根據需要發出電擊;而植入式心臟除顫器,則不需要施救者,心臟除顫器經過手術植入後會時刻監察患者心跳,自動分辨惡性心跳並發出電擊治療病者。 傳統除顫器 心臟除顫器如何發揮作用? 鄒醫生解釋,「心臟除顫器功能是讓心跳「Reset」(重置),當惡性心跳不整出現,例如心跳達每分鐘200下或以上,心臟便不能正常地供血到腦部,或者其他器官時,便需要除顫器電擊心臟,「重置」返回正常心律,令血液恢復供氧到其他內臟。」他表示,植入方式是於鎖骨下皮下組織放入除顫器,連接的電線則會經靜脈血管伸延到心臟,用作感應心律和電擊心臟。植入式除顫器有程式設定,如偵測到惡性心跳,除顫器便會自動發出電流刺激心臟,達到重置心跳效果。 手術是否複雜?該如何護理? 鄒醫生表示,植入除顫器手術只需局部麻醉,一個多小時便完成,翌日便可出院,但手術後3個月需注意護理,例如避免劇烈運動令電線移位。他解釋,「初期植入的電線需時與身體磨合,若然電線尚未穩定而病人劇烈運動令電線移位,便得不償失,需要再次開刀將電線重新放好。」 不過,他表示由於大部份植入除顫器的患者都是長者,一般日常生活都已不會有大動作活動,因此問題不大,反而更須注意定期檢查。他解釋,心臟除顫器電池足以使用10至15年,但有些情況下,例如除顫器經常發出電流刺激心臟、電線在植入後出現耗損等,便可能更快耗盡電量,因此病人每四至六月便要定期檢查,「也有遇過病人在覆診時才發現除顫器於數年前經已耗盡電池的個案。」 鄒凱勳醫生續稱,如病人需要更換電池,醫生會一併考慮除顫器及電線是否運作正常,如電線功能退化,便有可能需在更換除顫器手術時植入新的電線,「若然電線出現耗損,更換除顫器時便需要另外植入新的電線,手術後3個月便要如同全新植入除顫器一樣要限制手部的活動;但大部份情況下則不需要植入新的電線,只需於植入除顫器的同一個手術傷口開刀,更換除顫器,手術後只需要等待傷口癒合即可;而第二次手術通常會比安裝較簡單」。 全皮下植入式心臟除顫器: 此外,他又提到少數年輕患者,「例如有些年輕的病人20歲便經靜脈血管植入電線安裝傳統心臟除顫器,一生可能需要更換4次除顫器以上,而隨著年齡增加,血管會堵塞,損耗的電線通常無法取出下,血管便沒有空間再植入新的電線」,所以可考慮較新型的全皮下植入式心臟除顫器,電線不需經靜脈血管伸延到心臟,也可起到監察及急救作用:有需要時發出電流刺激心臟達到「重置」效果,讓心律回復正常。 鄒凱勳醫生| 聖保祿醫院心臟中心主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