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植入心臟除顫器如「保安員」保平安 心臟科醫生拆解哪些人士適用及如何保養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數字,2020年因心臟病而死亡人數達6,561人,運動時猝死的個案與心臟病有關,例如惡性心律不正,相關患者可以透過植入心臟除顫器解決問題。聖保祿醫院心臟中心主管鄒凱勳醫生形容心臟除顫器有如「保安員」,當監測到心跳不正常時,便會發出電流刺激心臟,達到「重置」心跳效果。

甚麼人士需要植入心臟除顫器?

聖保祿醫院心臟中心主管鄒凱勳醫生表示,運動時心律不正猝死個案,最常見兩大嚴重的情況是心室撲動或心室顫動,其中成因可以是心血管栓塞導致肌肉壞死結疤令惡性心跳出現、先天性心臟肌肉肥厚等。

心室撲動和心室顫動是惡性心律不正,若惡性心律不正的時間過長會有生命危險甚至猝死。鄒凱勳醫生表示,病人如有上述問題,便可能需要使用心臟除顫器。心臟除顫器分為體外及植入式,體外心臟除顫器需要施救者的操作,透過自動分析病者心電圖,根據需要發出電擊;而植入式心臟除顫器,則不需要施救者,心臟除顫器經過手術植入後會時刻監察患者心跳,自動分辨惡性心跳並發出電擊治療病者。

傳統除顫器

心臟除顫器如何發揮作用?

鄒醫生解釋,「心臟除顫器功能是讓心跳「Reset」(重置),當惡性心跳不整出現,例如心跳達每分鐘200下或以上,心臟便不能正常地供血到腦部,或者其他器官時,便需要除顫器電擊心臟,「重置」返回正常心律,令血液恢復供氧到其他內臟。」他表示,植入方式是於鎖骨下皮下組織放入除顫器,連接的電線則會經靜脈血管伸延到心臟,用作感應心律和電擊心臟。植入式除顫器有程式設定,如偵測到惡性心跳,除顫器便會自動發出電流刺激心臟,達到重置心跳效果。

手術是否複雜?該如何護理?

鄒醫生表示,植入除顫器手術只需局部麻醉,一個多小時便完成,翌日便可出院,但手術後3個月需注意護理,例如避免劇烈運動令電線移位。他解釋,「初期植入的電線需時與身體磨合,若然電線尚未穩定而病人劇烈運動令電線移位,便得不償失,需要再次開刀將電線重新放好。」

不過,他表示由於大部份植入除顫器的患者都是長者,一般日常生活都已不會有大動作活動,因此問題不大,反而更須注意定期檢查。他解釋,心臟除顫器電池足以使用10至15年,但有些情況下,例如除顫器經常發出電流刺激心臟、電線在植入後出現耗損等,便可能更快耗盡電量,因此病人每四至六月便要定期檢查,「也有遇過病人在覆診時才發現除顫器於數年前經已耗盡電池的個案。」

鄒凱勳醫生續稱,如病人需要更換電池,醫生會一併考慮除顫器及電線是否運作正常,如電線功能退化,便有可能需在更換除顫器手術時植入新的電線,「若然電線出現耗損,更換除顫器時便需要另外植入新的電線,手術後3個月便要如同全新植入除顫器一樣要限制手部的活動;但大部份情況下則不需要植入新的電線,只需於植入除顫器的同一個手術傷口開刀,更換除顫器,手術後只需要等待傷口癒合即可;而第二次手術通常會比安裝較簡單」。

全皮下植入式心臟除顫器:

此外,他又提到少數年輕患者,「例如有些年輕的病人20歲便經靜脈血管植入電線安裝傳統心臟除顫器,一生可能需要更換4次除顫器以上,而隨著年齡增加,血管會堵塞,損耗的電線通常無法取出下,血管便沒有空間再植入新的電線」,所以可考慮較新型的全皮下植入式心臟除顫器,電線不需經靜脈血管伸延到心臟,也可起到監察及急救作用:有需要時發出電流刺激心臟達到「重置」效果,讓心律回復正常。

鄒凱勳醫生| 聖保祿醫院心臟中心主管

更多專題

泌尿,肝腸胃
男人四十開始前列腺增生 水蒸氣治療無損性功能

良性前列腺增生乃年長男士必經階段,若病情嚴重,有機會堵塞尿道,患者無法正常排尿。有泌尿科專科醫生坦言,部分男士早在40歲左右就有前列腺增生情況,但傳統手術或損害男士的性功能,令不少患者卻步;近年引入的「水蒸氣治療」則無損病人的生殖能力,使康復者仍然可以生兒育女。 前列腺是男性的生殖腺,其功能負責協助男士生育。俗稱「前列腺肥大」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即腺狀組織出現非癌症之增生,導致前列腺的體積變大。根據本港衞生防護中心的資料,在60歲以上男性中,逾半患良性前列腺增生;至80歲以上,患者高達九成。 泌尿科專科醫生徐學良解釋,美國曾進行解剖研究,發現男士約40歲開始已有前列腺增生跡象;英國亦有研究顯示,在60至69歲男士中,約四成人因前列腺肥大而小便阻塞。 目前,醫學界未完全掌握前列腺增生的成因,但知道男性荷爾蒙是必然因素,其次是年老,「像年紀大有白頭髮、有鬍鬚一樣,是必經階段。」他續稱,早期或輕微的前列腺增生未必有病徵,但當增生組織愈來愈大,就會對膀胱及前列腺尿管造成阻塞:「有些病人會小便慢了,要站一會才排尿;或者小便完,要滴很久,甚至部分人會排尿不清。」 當前列腺阻塞持續,也可引起膀胱纖維化,影響其儲尿功能,正常膀胱可儲到400至500毫升尿液,但患者膀胱可能儲了200毫升尿,即會尿急而要上廁所。若問題惡化,患者更會出現「尿瀦留」,完全無法排尿,一旦尿液反流上腎臟,甚至有腎衰竭的風險。 要診斷前列腺肥大,醫生會問病徵及病史,再進行「指探」了解前列腺大小,並配合尿流速測試。之後,醫生會以超聲波檢查,看看小便後「剩尿」之情況。徐醫生說,如病情較差,有機會加入膀胱動力測試,以對照膀胱功能及前列腺阻塞之情況。 事實上,無徵狀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或不需治療;如果病情已影響小便及生活質素,則要醫治:第一線治療是藥物,包括用以放鬆前列腺的平滑肌,使小便較暢順;另一種藥物則抑制男性荷爾蒙,令前列腺縮小一些,期望可紓緩阻塞情況。 不過他直言,藥物治療除有副作用,成效亦有限,一旦前列腺嚴重阻塞,須改用手術治療。傳統手術出動電刀刮走增生組織,可將前列腺縮小五至七成,但有機會導致失禁、逆行射精或勃起功能阻礙等後遺症,結果部分中年病人對治療有顧慮。 徐醫生續稱,本港在五、六年前引入「水蒸氣治療」,經尿道把高溫的水蒸氣注入前列腺,令增生組織壞死,再慢慢萎縮,最終前列腺會在一至三個月左右縮小兩至三成,改善阻塞。由於這療法不涉電刀,不會影響排尿及男士性功能。 「有位後生病人40歲左右,因前列腺問題很困擾,但藥物有副作用,他又不想刮前列腺,因為若喪失射精功能,不能有小朋友…⋯,我們做了內窺鏡檢查,覺得很適合用水蒸氣治療,手術後病徵很快改善,也保留到射精功能。」他補充,如病人的前列腺增生已非常嚴重,或前列腺本身很小,未必適合做水蒸氣治療,須繼續用傳統手術。 徐學良醫生 | 泌尿科專科

繼續閱讀
心臟
運動猝死不可不防 高危人士運動可致猝死,一般人士不動運死亡風險更高 減低猝死風險終極武「器」- 心臟復律除顫器

「運動猝死」是近年廣受關注的課題,但心臟科專科陳杰醫生提醒:並不表示職業運動員或喜愛運動人士會有較高的猝死風險,相反,在一般人口之中,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士,死亡風險遠比不做運動的人為低。每天坐超過8小時人士,相較每天坐少於4小時人士,死亡率高出50%」1 「我們一般說的猝死,主要是指『心源性猝死』- 意即在心臟病徵狀發作一小時內突然、非預期死亡。年青患者,心源性猝死成因多與遺傳性心律失常/心肌病/失天性心臟病/心肌炎等有關,而35歲以上患者,心源性猝死多由冠心病引致。」 陳杰醫生說,「心源性猝死是運動員猝死最常見的病因,發病率估計範圍為4萬份之一到 30萬份分之一不等,遠低於一般人口的猝死機率 (約1000份之一至三千份之一不等)2, 3。所以職業運動員猝死的風險其實遠比一般人為低, 而且猝死運動員多患有隱性先天性心律失常或心臟病4。反之若每天坐著超過八小時,完全不運動,死亡風險會高得多。暫時並無醫學研究證明健康人士長期運動會增加猝死風險。 本港最有名的國際馬拉松比賽「香港渣打馬拉松」,陳醫生也曾參與馬拉松參賽者猝死的研究。 陳醫生於2017年3月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美國心臟科學院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CC)年度科學會議上,發表了香港渣打馬拉松跑者心臟驟停的研究簡報。 研究發現,在2002至2016 年的15年間,香港渣打馬拉松跑者的心臟驟停發生率為每十萬人有1.3例,而死亡率則為每十萬人0.4例,而冠心病、冠狀動脈畸形和心室纖顫是渣打馬拉松跑者心臟驟停的最常見原因。5 「若本身患隱性心臟病,可能會增加運動期間猝死的風險。」他表示。 心源性猝死前有甚麼症狀? 患者可能會感到胸痛、胸悶, 心悸/心跳 , 氣喘,、噁心、頭暈、冒冷汗, 或原因不明的暈厥。 但心源性猝死患者中, 有高達50%在猝死前沒有任何心臟病相關徵狀。部份患者可能有心源性猝死的家族病史。 運動猝死有什麼病因? 有歐美研究顯示,在35歲以下的年青運動員中,先天或遺傳性心肌病或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最常見病因。在35歲以上的運動員中,則以冠心病為心源性猝死最常見的病因。 年青的患者運動期間猝死的常見病因包括: 1. 遺傳性心肌病: 包括肥厚性心肌病、擴張性心肌病、浸潤性心肌病(如類澱粉樣蛋白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心室致密化不全等。其中以肥厚性心肌病最為普遍。 在西方,肥厚性心肌病是年青運動員猝死的最常見病因。在一般人口中的發病率為500分之一。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因基因變異導致心臟肌肉增生、增厚,並可阻塞心臟流出道、可導致暈厥、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所以患者並不適合做劇烈運動。,陳醫生分享其中一個案例:「曾有一位退休紀律部隊人員,退休了只是一段短時間,身體仍十分fit,但在足球友賽期間忽然暈倒、心跳驟停,身邊的同袍連忙搶救並把他送到急症室,最終幸好救回,其後更確診這位患者有肥厚性心肌病,其後安裝了自動心臟復律除顫器,至今依時服藥,大大減低猝死的風險。」 2. 遺傳性心律失常:如長QT綜合症、Brugada 綜合症、兒茶酚胺多形性室速(CPVT)等。 這些遺傳性心律疾病是由於心臟細胞離子(如鈉、鉀、鈣離子)通道變異引起,可導致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動過速或心室顫動)和猝死。劇烈運動有可能增加部份患者猝死的風險。這些患者心臟結構一般都沒有異常,部分患者的靜態心電圖都可以是正常的。一般體檢、靜態心電圖、心臟超聲波都可能難以診斷。醫生可能需要通過結合臨床徵狀、靜態心電圖、24小時動態心電圖、運動心電圖、藥物激發測試、基因測試等以確診。可惜目前尚沒有有效的藥物可以根治,藥物只可減低心律失常機率。高危患者(如曾經因心律失常導致暈厥或心跳驟停患者),可能需要植入自動心臟復律除顫器,以減低猝死風險。 3. 失天結構性心臟病:如先天性冠狀動脈 起源異常、先天性主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瓣二葉畸形、主動脈血管瘤 等 4. 心肌炎: 心肌炎是指心臟肌肉的炎症。發病原因有很多,但多數是由於病毒、細菌感染、自體免疫性疾病或藥物(如抗癌化療藥、新冠疫苗)等引起的。美國研究顯示,新冠肺炎患者的心肌炎發生率為 每十萬人150 至 4000 例。6 對於職業運動員來說,陳醫生表示,即使歐、美這兩個世界最大的運動醫學體系,也沒有統一的預防運動員猝死標準。「香港大致上跟隨歐洲做法,而且做得更全面一點。現時香港體育學院每年為運動員做心電圖檢查,每二至三年做一次心臟超聲波,過去幾年也發現部分運動員患有先天性隱性心臟病。當中部分運動員確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接受手術後,完全康復,可以繼續參賽。部分運動員確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被認為不宜再進行高強度運動,雖然有點可惜,但能及早減低他們將來因運動導致猝死的風險。」在2022年的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年度學術會議上,亦發表了關於以上篩查結果的簡報。 從經濟效益角度考慮,心電圖或心臟超聲波暫未適合作全民心臟病篩查。目前醫學上未有精準的方法預測一般人口中個別人士的心源性猝死風險,但由於冠心病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要病因,而三高(高血壓、糖尿、高膽固醇)是冠心病的主要高危因素,一般市民如定期進行三高篩查,可有助作冠心病的風險評估。如發現屬冠心病高危群組,可考慮通過運動心電圖或心臟電腦掃描篩查冠心病,及早對症下藥, 或可間接減低因冠心病猝死的風險。 對於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可考慮預防猝死的終極武「器」— 植入式自動心臟復律除顫器(ICD)。 「植入式自動心臟復律除顫器(ICD) 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經微創手術植入的心臟電子儀器,可自動偵測心律失常,並在需要時自動發放高壓電流電擊心臟以恢復正常心率,減低猝死風險。傳統ICD需經鎖骨下靜脈植入心內,但新型的ICD電極可在皮下植入,大大減少了心血管內電極併發症的風險。」至於哪些群組值得考慮植入ICD呢?陳醫生表示可分為「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 […]

繼續閱讀
泌尿,肝腸胃
膽石或致胰臟炎與膽囊癌 復發率高倡切膽囊根治

當膽囊出現結石,除有機會堵塞膽管,也可導致胰臟發炎,甚至引起更嚴重的後果。有外科專科醫生直言,有病徵的膽石復發率每年大概30至50%,膽管癌亦與膽石關係密切,患者應考慮切除整個膽囊。由於膽石所造成的疼痛容易與胃痛混淆,呼籲市民要提高警覺。 膽囊位於右側腹部、肝臟下方,負責儲存膽汁,當人進食後,膽囊將膽汁注入小腸,幫助消化脂肪。若膽汁濃度高,或含過多膽固醇與膽紅素,則容易形成結石。 外科專科醫生竺兆豪說,過往醫學界認為四類人士屬膽石高危族,包括女士、產後婦女、肥胖及飲食肥膩的人士,但據他臨床觀察,近半膽石患者是男士,也有遺傳傾向,不少家庭會兩代人先後求醫。目前,大約七成病人年過六十,三成則是三、四十歲的中年人。 事實上,飲食習慣與膽結石息息相關。他解釋:「多吃高脂、濃味、高蛋白質、高澱粉質的食物,膽汁會濃度高些、黏些。」同時,本港愈來愈流行的「斷食法」,令全日進食時間縮短,但當膽囊連續多小時毋須活動,易產生沙石,「久而久之會鈣化,變成石仔。」 病徵方面,患者未必有徵狀,一旦膽石塞著膽囊或膽管出口,導致下腹疼痛。竺醫生坦言,典型的膽石痛在夜間發生,當吃晚飯後,膽汁一般在深夜排出,膽石就容易阻塞,睡至凌晨兩、三時痛醒了。然而,部分人會誤以為是胃痛,服胃藥甚至照胃鏡查找原因:「有病人照了六次胃鏡才來看我!」 如因膽石導致膽囊發炎,患者會出現右上腹痛、發燒;若膽石已掉入膽管,使膽汁無法排出,病人或再出現臉黃、顫抖以至血中毒。一旦膽石落在膽管最末端出口,甚或使胰管阻塞,就可導致胰臟發炎,「當胰臟嚴重至潰爛,會有生命危險。」 要診斷膽結石,醫生一般會採用上腹超聲波,優點是無創傷性。不過,若膽石已掉進膽管底的位置,用超聲波未必看得清楚,須改用磁力共振檢查。 「如果膽石較大,像『波子』般大,有文獻記載,3厘米以上的膽石,與膽囊癌有些關係,膽囊生癌的病人,100%有膽石!當然,生石不一定會膽囊癌,但兩者關係好密切,所以我們通常建議長者,若膽石在3厘米以上,應割走膽囊,避免生癌。」竺醫生強調。 他續稱,若膽石患者曾有疼痛病徵,其復發風險接近百分之百,為免他日的再受膽石困擾,醫生會建議以微創手術,切除膽囊。一旦膽石已進入膽管,醫生就會用「逆行內窺鏡」取出管內之膽石,完成後才再割走膽囊。 雖然部分較年輕的膽石患者,傾向單以手術取走膽石,選擇保留膽囊,避免影響消化。竺醫生分析,切去膽囊之後,病人的確要暫時吃清淡些,易肚瀉或有飽滯感,但情況在兩、三周後會有改善。由於肝臟才是製造膽汁的器官,切走膽囊不會令身體從此缺乏膽汁。 他又特別提醒,每逢佳節如中秋、農曆新年以至端午節前後,市民或吃很多油膩食品,膽石風險特別高,「因為年夜飯,曾在農曆年前的一星期,做了十個膽囊切除手術。」 竺兆豪醫生 | 外科專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