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專題

泌尿,肝腸胃
男人四十開始前列腺增生 水蒸氣治療無損性功能

良性前列腺增生乃年長男士必經階段,若病情嚴重,有機會堵塞尿道,患者無法正常排尿。有泌尿科專科醫生坦言,部分男士早在40歲左右就有前列腺增生情況,但傳統手術或損害男士的性功能,令不少患者卻步;近年引入的「水蒸氣治療」則無損病人的生殖能力,使康復者仍然可以生兒育女。 前列腺是男性的生殖腺,其功能負責協助男士生育。俗稱「前列腺肥大」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即腺狀組織出現非癌症之增生,導致前列腺的體積變大。根據本港衞生防護中心的資料,在60歲以上男性中,逾半患良性前列腺增生;至80歲以上,患者高達九成。 泌尿科專科醫生徐學良解釋,美國曾進行解剖研究,發現男士約40歲開始已有前列腺增生跡象;英國亦有研究顯示,在60至69歲男士中,約四成人因前列腺肥大而小便阻塞。 目前,醫學界未完全掌握前列腺增生的成因,但知道男性荷爾蒙是必然因素,其次是年老,「像年紀大有白頭髮、有鬍鬚一樣,是必經階段。」他續稱,早期或輕微的前列腺增生未必有病徵,但當增生組織愈來愈大,就會對膀胱及前列腺尿管造成阻塞:「有些病人會小便慢了,要站一會才排尿;或者小便完,要滴很久,甚至部分人會排尿不清。」 當前列腺阻塞持續,也可引起膀胱纖維化,影響其儲尿功能,正常膀胱可儲到400至500毫升尿液,但患者膀胱可能儲了200毫升尿,即會尿急而要上廁所。若問題惡化,患者更會出現「尿瀦留」,完全無法排尿,一旦尿液反流上腎臟,甚至有腎衰竭的風險。 要診斷前列腺肥大,醫生會問病徵及病史,再進行「指探」了解前列腺大小,並配合尿流速測試。之後,醫生會以超聲波檢查,看看小便後「剩尿」之情況。徐醫生說,如病情較差,有機會加入膀胱動力測試,以對照膀胱功能及前列腺阻塞之情況。 事實上,無徵狀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或不需治療;如果病情已影響小便及生活質素,則要醫治:第一線治療是藥物,包括用以放鬆前列腺的平滑肌,使小便較暢順;另一種藥物則抑制男性荷爾蒙,令前列腺縮小一些,期望可紓緩阻塞情況。 不過他直言,藥物治療除有副作用,成效亦有限,一旦前列腺嚴重阻塞,須改用手術治療。傳統手術出動電刀刮走增生組織,可將前列腺縮小五至七成,但有機會導致失禁、逆行射精或勃起功能阻礙等後遺症,結果部分中年病人對治療有顧慮。 徐醫生續稱,本港在五、六年前引入「水蒸氣治療」,經尿道把高溫的水蒸氣注入前列腺,令增生組織壞死,再慢慢萎縮,最終前列腺會在一至三個月左右縮小兩至三成,改善阻塞。由於這療法不涉電刀,不會影響排尿及男士性功能。 「有位後生病人40歲左右,因前列腺問題很困擾,但藥物有副作用,他又不想刮前列腺,因為若喪失射精功能,不能有小朋友…⋯,我們做了內窺鏡檢查,覺得很適合用水蒸氣治療,手術後病徵很快改善,也保留到射精功能。」他補充,如病人的前列腺增生已非常嚴重,或前列腺本身很小,未必適合做水蒸氣治療,須繼續用傳統手術。 徐學良醫生 | 泌尿科專科

繼續閱讀
心臟
運動猝死不可不防 高危人士運動可致猝死,一般人士不動運死亡風險更高 減低猝死風險終極武「器」- 心臟復律除顫器

「運動猝死」是近年廣受關注的課題,但心臟科專科陳杰醫生提醒:並不表示職業運動員或喜愛運動人士會有較高的猝死風險,相反,在一般人口之中,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士,死亡風險遠比不做運動的人為低。每天坐超過8小時人士,相較每天坐少於4小時人士,死亡率高出50%」1 「我們一般說的猝死,主要是指『心源性猝死』- 意即在心臟病徵狀發作一小時內突然、非預期死亡。年青患者,心源性猝死成因多與遺傳性心律失常/心肌病/失天性心臟病/心肌炎等有關,而35歲以上患者,心源性猝死多由冠心病引致。」 陳杰醫生說,「心源性猝死是運動員猝死最常見的病因,發病率估計範圍為4萬份之一到 30萬份分之一不等,遠低於一般人口的猝死機率 (約1000份之一至三千份之一不等)2, 3。所以職業運動員猝死的風險其實遠比一般人為低, 而且猝死運動員多患有隱性先天性心律失常或心臟病4。反之若每天坐著超過八小時,完全不運動,死亡風險會高得多。暫時並無醫學研究證明健康人士長期運動會增加猝死風險。 本港最有名的國際馬拉松比賽「香港渣打馬拉松」,陳醫生也曾參與馬拉松參賽者猝死的研究。 陳醫生於2017年3月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美國心臟科學院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CC)年度科學會議上,發表了香港渣打馬拉松跑者心臟驟停的研究簡報。 研究發現,在2002至2016 年的15年間,香港渣打馬拉松跑者的心臟驟停發生率為每十萬人有1.3例,而死亡率則為每十萬人0.4例,而冠心病、冠狀動脈畸形和心室纖顫是渣打馬拉松跑者心臟驟停的最常見原因。5 「若本身患隱性心臟病,可能會增加運動期間猝死的風險。」他表示。 心源性猝死前有甚麼症狀? 患者可能會感到胸痛、胸悶, 心悸/心跳 , 氣喘,、噁心、頭暈、冒冷汗, 或原因不明的暈厥。 但心源性猝死患者中, 有高達50%在猝死前沒有任何心臟病相關徵狀。部份患者可能有心源性猝死的家族病史。 運動猝死有什麼病因? 有歐美研究顯示,在35歲以下的年青運動員中,先天或遺傳性心肌病或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最常見病因。在35歲以上的運動員中,則以冠心病為心源性猝死最常見的病因。 年青的患者運動期間猝死的常見病因包括: 1. 遺傳性心肌病: 包括肥厚性心肌病、擴張性心肌病、浸潤性心肌病(如類澱粉樣蛋白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心室致密化不全等。其中以肥厚性心肌病最為普遍。 在西方,肥厚性心肌病是年青運動員猝死的最常見病因。在一般人口中的發病率為500分之一。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因基因變異導致心臟肌肉增生、增厚,並可阻塞心臟流出道、可導致暈厥、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所以患者並不適合做劇烈運動。,陳醫生分享其中一個案例:「曾有一位退休紀律部隊人員,退休了只是一段短時間,身體仍十分fit,但在足球友賽期間忽然暈倒、心跳驟停,身邊的同袍連忙搶救並把他送到急症室,最終幸好救回,其後更確診這位患者有肥厚性心肌病,其後安裝了自動心臟復律除顫器,至今依時服藥,大大減低猝死的風險。」 2. 遺傳性心律失常:如長QT綜合症、Brugada 綜合症、兒茶酚胺多形性室速(CPVT)等。 這些遺傳性心律疾病是由於心臟細胞離子(如鈉、鉀、鈣離子)通道變異引起,可導致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動過速或心室顫動)和猝死。劇烈運動有可能增加部份患者猝死的風險。這些患者心臟結構一般都沒有異常,部分患者的靜態心電圖都可以是正常的。一般體檢、靜態心電圖、心臟超聲波都可能難以診斷。醫生可能需要通過結合臨床徵狀、靜態心電圖、24小時動態心電圖、運動心電圖、藥物激發測試、基因測試等以確診。可惜目前尚沒有有效的藥物可以根治,藥物只可減低心律失常機率。高危患者(如曾經因心律失常導致暈厥或心跳驟停患者),可能需要植入自動心臟復律除顫器,以減低猝死風險。 3. 失天結構性心臟病:如先天性冠狀動脈 起源異常、先天性主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瓣二葉畸形、主動脈血管瘤 等 4. 心肌炎: 心肌炎是指心臟肌肉的炎症。發病原因有很多,但多數是由於病毒、細菌感染、自體免疫性疾病或藥物(如抗癌化療藥、新冠疫苗)等引起的。美國研究顯示,新冠肺炎患者的心肌炎發生率為 每十萬人150 至 4000 例。6 對於職業運動員來說,陳醫生表示,即使歐、美這兩個世界最大的運動醫學體系,也沒有統一的預防運動員猝死標準。「香港大致上跟隨歐洲做法,而且做得更全面一點。現時香港體育學院每年為運動員做心電圖檢查,每二至三年做一次心臟超聲波,過去幾年也發現部分運動員患有先天性隱性心臟病。當中部分運動員確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接受手術後,完全康復,可以繼續參賽。部分運動員確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被認為不宜再進行高強度運動,雖然有點可惜,但能及早減低他們將來因運動導致猝死的風險。」在2022年的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年度學術會議上,亦發表了關於以上篩查結果的簡報。 從經濟效益角度考慮,心電圖或心臟超聲波暫未適合作全民心臟病篩查。目前醫學上未有精準的方法預測一般人口中個別人士的心源性猝死風險,但由於冠心病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要病因,而三高(高血壓、糖尿、高膽固醇)是冠心病的主要高危因素,一般市民如定期進行三高篩查,可有助作冠心病的風險評估。如發現屬冠心病高危群組,可考慮通過運動心電圖或心臟電腦掃描篩查冠心病,及早對症下藥, 或可間接減低因冠心病猝死的風險。 對於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可考慮預防猝死的終極武「器」— 植入式自動心臟復律除顫器(ICD)。 「植入式自動心臟復律除顫器(ICD) 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經微創手術植入的心臟電子儀器,可自動偵測心律失常,並在需要時自動發放高壓電流電擊心臟以恢復正常心率,減低猝死風險。傳統ICD需經鎖骨下靜脈植入心內,但新型的ICD電極可在皮下植入,大大減少了心血管內電極併發症的風險。」至於哪些群組值得考慮植入ICD呢?陳醫生表示可分為「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 […]

繼續閱讀
心臟
心房顫動患者中風風險高5倍!醫生警告:中咗風返唔到轉頭

中風後果可大可小,可說是中老年人惡夢,而如果有心房顫動問題,患者出現中風的風險會增加五倍!然而,不少人對心房顫動認識不足,或沒有認真看待。心臟科專科醫生黎偉強表示:隨著年齡增長,心房顫動風險亦會提高,60歲以上人士中每100人有1人患有心房顫動;而80歲以上長者更升至每100人有10人有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又稱心房纖維性顫動,是心律不正的一種,患者心房會突然劇烈跳動。心臟科專科醫生黎偉強表示:「心房顫動會帶嚟好多唔舒服嘅徴狀,如心跳亂晒龍、頭暈、心口翳悶或者有時會好攰、氣喘。」他續稱,如果是持續性心房顫動,只要做心電圖診斷便會發現,但陣發性心房顫動較難診斷,因患者平時心跳可能並無異樣。 最怕心房顫動引致中風 「我哋最擔心係引起中風。」黎偉強醫生表示,心房顫動「震下震下」,導致血液停滯,容易形成血塊。當血塊流入腦部便會引致中風,因此患者中風風險較其他人高5倍。「中咗風返唔到轉頭,你唔可以中風後先去解決心房顫動。」黎醫生解釋,醫生會評估心房顫動患者中風風險,如有必要會處方薄血藥。 此外,醫生會留意心房顫動患者的心跳情況,「有些病人心跳可以好快,跳到170甚至180。」他解釋,如任由患者持續多天心跳過快,有可能會引起心臟衰竭,足以致命。因此,醫生會透過不同治療手段,盡可能讓病人心跳維持正常水平,除處方藥物外,也可以進行不同手術。 脈衝場消融術更精準 黎偉強醫生解釋,過去醫生會使用射頻(熱能)消融術治療心房顫動,後來發展至冷凍消融術,但兩項消融術在破壞心房肌肉的同時,也有可能損害其他結構。 現時最新的「脈衝場消融術」則可避免「誤傷」其他組織。他表示,脈衝場消融術優點是可以調校能量輸出功率,精準打擊心臟細胞,不會損害其他器官組織。另一優點是手術過程只需約1小時,較傳統消融術約2-3小時的消融手術較快得多,而成效相若。 黎醫生續稱,早前曾有一名「心房撲動」(Atrial Flutter)病人,接受兩次射頻消融術後仍「翻發」,後來診斷出他同時有心房顫動,第三次手術採用脈衝場消融術,暫時至今都未有再「翻發」。 他表示,大部分心房顫動患者找不到成因,但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睡眠窒息、酗酒等因素,都會令心房顫動風險增加。如果心房顫動已維持一段長時間,一直未有接受治療,到後期可能已無法根治,只能選擇與心房顫動「共存」,「但共存之餘,醫生都會盡量控制病人心跳唔好太快。」 黎偉強醫生 | 心臟科專科

繼續閱讀
心臟
通波仔後會翻發? 第二次通波仔不用怕? 醫生:找出原因更重要

俗稱「通波仔」的「冠狀動脈介入手術」愈來愈普及,大部分人因此救回一命,並養成更良好生活習慣。然而,少部分人可能需要進行「第二次通波仔」手術,心臟科專科陸毅康醫生表示,病人復發原因有多種可能性,「我哋最緊要搵出乜嘢原因令佢再翻發,避免要做第三次通波仔。」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資料,2020年有6,561人因心臟病而死亡,而冠心病是最常見的心臟病,由於壞膽固醇積聚在血管內壁,引致動脈粥樣硬化並且管腔收窄。心臟科專科陸毅康醫生指出,當主要血管收窄了大約七成或以上,便會明顯窒礙血液流動,病人往往會有心口翳痛和運動量下降等徵狀,可能需要接受「通波仔」手術。 陸醫生續稱,也有病人出現突發性心臟病,可能是由於血管內「粥樣斑塊」破裂,導致血管突然收窄,甚至有血塊阻塞血管,便要透過「通波仔」手術重新「打通」血管,減低心臟肌肉壞死的機會。 通波仔風險高? 通波仔手術經過多年發展,現時屬於微創手術的一種,陸毅康醫生表示,從前會從大腿引入導管到心臟,但現時技術進步,已改為從手腕介入到達需要「通波仔」血管位置,可大大降低出血風險和病人不適。當到達目標血管位置後,導管的「波仔」會撐開血管,然後放下金屬支架,令血管回復暢通,手術便大功告成,病人可重過正常生活。 找出復發原因更重要 然而,有少數患者的心血管可能再次收窄,有機會要第二次通波仔。陸毅康醫生表示,如果病人復發,醫生首要是找出成因,「係咪高危因素冇處理好?定係啲藥唔啱?定係第一次支架未有充分擴張?」他表示,過往的普通金屬支架近年已全面由「滲藥支架」取代,復發機會較低,因此很少因為支架引起復發。 反之,手術後好好控制高危因素,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才是最重要的一環。病人如沒有自律地控制高危因素例如吸煙、三高等等,都有可能導致復發,如不針對性處埋,即使做了第二次通波仔手術,也可能會再復發。另一個可能性是第一次手術所用的支架較小,未能充分地擴闊收窄位置,血管於一段時間後又收窄。陸毅康醫生表示,由於翻發原因不同,醫生對應手段也不同,例如可以考慮於同一位置加多一個支架,也可以擴大原來的支架,或於血管不同位置放置額外支架。 他指出,現時醫療技術進步,例如可以利血管內超聲波技術,準確量度血管大小﹑收窄程度及長度,以選擇最合適的支架,減低在相同位置復發的機會。「滲藥支架」也極為可靠,所以通波仔成功率非常高,因此對病人和醫生來說,第二次通波仔手術並非難題,更重要是與病人一同找出翻發的原因。 陸毅康醫生|心臟科專科

繼續閱讀
泌尿,肝腸胃
腫瘤
前列腺癌患者電療或誤傷膀胱、肛門!醫生講解新法一招降低誤傷機率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前列腺癌是港男第三大常見癌症,更是第四大致命癌症。 前列腺癌如能及早發現,癌細胞並未擴散,便有許多方法可以治療。泌尿外科專科醫生林沛泓表示,主要處理方有三種,第一種是積極監察。他解釋,前列腺癌與其他癌症不同,如果前列腺癌組織被判定為低風險,並不會即時威脅病人性命,一般來說未必需要進行根治性治療,「因為有機會帶嚟長遠後遺症,就唔係咁值。」他表示,這類病人只需定期驗血、接受磁力共振檢查,甚至抽組織化驗,便已經足夠,「真係唔好彩有病變,先安排根治性治療都未遲。」 至於第二種處理方法是微創手術,透過機械臂輔助,以微創方式切除癌組織。第三種處理方法則是「電療」,由腫瘤科醫生透過儀器將輻射聚焦於前列腺內的癌組織甚至附近淋巴組織,把腫瘤清除,是一種已累積了多年經驗的有效方法。林醫生表示,中度及高度風險病人都可以考慮上述兩種手段。 兩個考慮因素 他指出,選擇微創手術還是電療,有兩個因素要考慮,首先是「病人因素」,例如病人曾多次接受其他腹部手術,或被評估為麻醉風險較高,手術便未必是最佳選擇,或可考慮「電療」。其次是「病理因素」,例如病人癌細胞屬於高風險,已有入侵附近織織跡象,便可能要選擇「電療」。 傳統電療方式好處是不用全身麻醉,不用留院,但電療本身也會有副作用,例如有機會波及癌組織附近的器官,最壞情況是影響到膀胱、直腸和肛門,導致經常要去洗手間,甚至出血。 新法降低誤傷機率 為了避免誤傷膀胱、直腸和肛門,林沛泓醫生表示,近年流行電療前,腫瘤科醫生先於病人會陰位置注入水凝膠,阻隔前列腺與肛門,「電傷肛門嘅機會就減低好多。」他補充,注入水凝膠不單有效降低風險,整個電療的療程也可以縮短至1-2星期。他提醒,前列腺癌比其他癌症進展緩慢,如果不幸較遲發現,可能已擴散,最常見是擴散至淋巴和骨,因此男士們如有懷疑,便要盡早求診檢查。 林沛泓醫生 | 泌尿外科專科

繼續閱讀
泌尿,肝腸胃
腫瘤
體內放射治療助肝癌縮小 病情回穩終完成肝移植

全港每年死於肝癌的病人超過1500宗,平均每日就有多四個肝癌患者不幸病逝。有港大教授直言,目前許多確診者已屆中至晚期,未必適合接受腫瘤切除手術;但近年引入本港的「Y90體內放射治療」,可望先將腫瘤縮小,繼而讓患者有機會接受手術或肝臟移植,使根治肝癌的機會提升。 香港大學外科學系臨床教授張丹圖醫生表示,本港每年約有1700多宗肝癌新症,過去十年新症數目亦有所遞減,此現象與政府普及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有關。張教授解釋:「香港的原發性肝癌主要由乙肝病毒引致,病發多在50至70歲之間,因為病毒會在身體纏繞約50年,持續影響肝細胞的生長,最終可能會不幸演變為癌細胞。然而,由八十年代開始,乙型肝炎疫苗可供市民接種,其效果在現時開始顯而易見。」 雖然肝癌新增病例減少,死亡率卻未見回落。根據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字,在2011至2020年,每年肝癌死亡個案仍徘徊在1530宗左右,長據「癌症殺手」第三位。 張教授解釋,現時香港約百分之八的成年人是乙肝病毒攜帶者,但本地一直欠缺有效及系統性的乙肝篩查計劃。他指出:「大部分肝癌病人有病徵時,已是第三或第四期,令他們可接受手術或可根治的機會大大降低,所以死亡率持續高企。若患者確診時是第四期,五年存活率會低於10%。」 現時,最有效根治肝癌的療法,是以手術切除腫瘤,但他坦言,不少病人因腫瘤大小、腫瘤位置、肝功能、肝硬化等因素,導致無法接受手術。若肝功能欠佳,但勉強施手術,病人有機會因肝衰竭死亡。因此,對於不適合手術的患者,醫生會使用其他介入性治療。 張教授說,傳統的局部性介入治療是「肝動脈栓塞化療(TACE)」,方法是經大腿動脈穿刺,直接注射化療藥物至肝臟血管, 針對性地將藥物輸送到腫瘤內,阻斷腫瘤生長。由於化療藥不會「走勻全身」,副作用較小。然而,若腫瘤較大,這種治療的效果會較差,或需每三個月注射一針。 有見及此,醫學界近年開始採用「釔90微球體(Y90)」體內放射治療,把高能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注入供應血液給腫瘤之血管,藉此殺死肝癌細胞或壓抑其生長。他指出,Y90治療與傳統治療不同,放射性物質較強,效果較藥物持久,病人接受一次治療後,甚少要再次注射。 張教授直言:「在治療方面,目標是希望可以局部性控制腫瘤,第一是令腫瘤不會再增大,第二是希望腫瘤縮小,使病人可再考慮做手術!」他更指出,很多肝癌病人同時也有肝硬化,但若肝硬化嚴重,做不到手術,肝移植是很好的治療方法。因此,當腫瘤受控及縮小後,患者便有機會進行換肝,同時處理肝癌及肝硬化,他過往就曾有病人在情況受控及穩定後,終可接受肝臟移植。 張教授續稱,在病人接受Y90體內放射治療前,需評估可行性及安全性,醫生會為病人做一次肝臟掃描,看看有沒有出現肝硬化及血管增生的情況,若病人患有肝硬化,血液留在肝臟的時間會較縮短。他更指出,如果放射性物質一經血管打入肝腫瘤,就立即流走,提早離開肝臟,會有機會走勻全身,病人便未必適合做Y90治療,因為放射性物質有機會引起其他器官的併發症。因此,患者在肝癌治療前,要與醫生溝通及進行評估,才能接受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張丹圖教授 | 外科專科

繼續閱讀
泌尿,肝腸胃
腫瘤
揭胰臟癌可怕真相 發病數字不入十大 死亡數字排第四!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胰臟癌的發病率並不排行頭十,但腸胃肝臟科專科畢耀權醫生指出值得留意的三點: – 胰臟癌發病率近年有增加的趨勢,「在2011年有新症548宗,直至最新2020年的新症數目上升至942宗,有明顯上升幅度。」 – 我們一向的認知是胰臟癌病患者主要是65歲以上,但數據顯示20至44歲年齡層在2011至2020年的發病數字上升了一倍,比整體胰臟癌新症的升幅還要大。當中20至44歲女性的發病率,升幅比男性更為顯著。 – 胰臟癌數字雖不入十大,但引致死亡的個案數字卻在所有癌症中排行第四! 「當中可能的原因包括:1.胰臟癌初期並沒有明顯病徵,很難在早期發現。2. 胰臟癌惡化速度比較快,入侵性也較高。3. 即使近年癌症藥物治療上進步不少,但胰臟癌對傳統化療、免疫治療及鏢靶治療的反應比其他癌症為低,因此存活率相對低。」 胰臟處於上腹部比較深入的地方,所以早期癌病並沒有病徵。當腫瘤漸漸長大便有機會出現上腹疼痛,並有機會反射到背部;其他病徵包括作悶作嘔、消化不良、胃口欠佳、胃氣脹等。此外,因為胰臟頭部和膽管非常接近,胰臟癌有機會導致膽管閉塞,引致黃疸、皮膚痕癢,再遲遲未發現的話更有機會令大便顏色變淺(因缺少了膽汁的色素)。 「另外,體重無故減輕,突然在比較年長才診斷出糖尿病且非常難於控制,也可以是胰臟癌的病徵之一。」畢醫生說。 市民若有懷疑,可先諮詢醫生,若認為有需要再進行抽血或掃描檢查 (超聲波、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 若有需要進行進一步病理診斷,便有需要進行內視鏡超聲波引導下抽取胰臟組織檢查。 「而現時大多會同時檢測病人的CA 19.9癌症指標,即碳水化合物抗原,有八成胰臟癌患者的CA 19.9會高於正常,除了有助診斷,更可作為將來治療效果以及復發風險的對比和評估。」 治療方面,和大部分癌症一樣,若能在早期發現並進行手術,存活率會相對較好。但畢醫生指出,「胰臟癌始終毒性較高,即使早期發現並可以接受手術,存活率也比一般早期發現的癌症為低。而數據顯示,每年確診的胰臟癌個案之中只有大約15至20%適合接受手術,其餘都屬於較晚期的個案,手術並不適合。」 所以在制訂治療方案前,首先會考慮病人的胰臟癌有否擴散及影響其他器官,其次就是考慮病人的年齡和身體狀況,例如若腫瘤太大不適合即時手術,可考慮先用化療或化療混合標靶治療,嘗試將腫瘤縮小,有機會增加手術的可行性。不同的治療方案,主要是視乎個別病人情況而有不同的選擇。 畢耀權醫生| 腸胃肝臟科專科

繼續閱讀
心臟
植入心臟除顫器如「保安員」保平安 心臟科醫生拆解哪些人士適用及如何保養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數字,2020年因心臟病而死亡人數達6,561人,運動時猝死的個案與心臟病有關,例如惡性心律不正,相關患者可以透過植入心臟除顫器解決問題。聖保祿醫院心臟中心主管鄒凱勳醫生形容心臟除顫器有如「保安員」,當監測到心跳不正常時,便會發出電流刺激心臟,達到「重置」心跳效果。 甚麼人士需要植入心臟除顫器? 聖保祿醫院心臟中心主管鄒凱勳醫生表示,運動時心律不正猝死個案,最常見兩大嚴重的情況是心室撲動或心室顫動,其中成因可以是心血管栓塞導致肌肉壞死結疤令惡性心跳出現、先天性心臟肌肉肥厚等。 心室撲動和心室顫動是惡性心律不正,若惡性心律不正的時間過長會有生命危險甚至猝死。鄒凱勳醫生表示,病人如有上述問題,便可能需要使用心臟除顫器。心臟除顫器分為體外及植入式,體外心臟除顫器需要施救者的操作,透過自動分析病者心電圖,根據需要發出電擊;而植入式心臟除顫器,則不需要施救者,心臟除顫器經過手術植入後會時刻監察患者心跳,自動分辨惡性心跳並發出電擊治療病者。 傳統除顫器 心臟除顫器如何發揮作用? 鄒醫生解釋,「心臟除顫器功能是讓心跳「Reset」(重置),當惡性心跳不整出現,例如心跳達每分鐘200下或以上,心臟便不能正常地供血到腦部,或者其他器官時,便需要除顫器電擊心臟,「重置」返回正常心律,令血液恢復供氧到其他內臟。」他表示,植入方式是於鎖骨下皮下組織放入除顫器,連接的電線則會經靜脈血管伸延到心臟,用作感應心律和電擊心臟。植入式除顫器有程式設定,如偵測到惡性心跳,除顫器便會自動發出電流刺激心臟,達到重置心跳效果。 手術是否複雜?該如何護理? 鄒醫生表示,植入除顫器手術只需局部麻醉,一個多小時便完成,翌日便可出院,但手術後3個月需注意護理,例如避免劇烈運動令電線移位。他解釋,「初期植入的電線需時與身體磨合,若然電線尚未穩定而病人劇烈運動令電線移位,便得不償失,需要再次開刀將電線重新放好。」 不過,他表示由於大部份植入除顫器的患者都是長者,一般日常生活都已不會有大動作活動,因此問題不大,反而更須注意定期檢查。他解釋,心臟除顫器電池足以使用10至15年,但有些情況下,例如除顫器經常發出電流刺激心臟、電線在植入後出現耗損等,便可能更快耗盡電量,因此病人每四至六月便要定期檢查,「也有遇過病人在覆診時才發現除顫器於數年前經已耗盡電池的個案。」 鄒凱勳醫生續稱,如病人需要更換電池,醫生會一併考慮除顫器及電線是否運作正常,如電線功能退化,便有可能需在更換除顫器手術時植入新的電線,「若然電線出現耗損,更換除顫器時便需要另外植入新的電線,手術後3個月便要如同全新植入除顫器一樣要限制手部的活動;但大部份情況下則不需要植入新的電線,只需於植入除顫器的同一個手術傷口開刀,更換除顫器,手術後只需要等待傷口癒合即可;而第二次手術通常會比安裝較簡單」。 全皮下植入式心臟除顫器: 此外,他又提到少數年輕患者,「例如有些年輕的病人20歲便經靜脈血管植入電線安裝傳統心臟除顫器,一生可能需要更換4次除顫器以上,而隨著年齡增加,血管會堵塞,損耗的電線通常無法取出下,血管便沒有空間再植入新的電線」,所以可考慮較新型的全皮下植入式心臟除顫器,電線不需經靜脈血管伸延到心臟,也可起到監察及急救作用:有需要時發出電流刺激心臟達到「重置」效果,讓心律回復正常。 鄒凱勳醫生| 聖保祿醫院心臟中心主管

繼續閱讀
泌尿,肝腸胃
膽石或致胰臟炎與膽囊癌 復發率高倡切膽囊根治

當膽囊出現結石,除有機會堵塞膽管,也可導致胰臟發炎,甚至引起更嚴重的後果。有外科專科醫生直言,有病徵的膽石復發率每年大概30至50%,膽管癌亦與膽石關係密切,患者應考慮切除整個膽囊。由於膽石所造成的疼痛容易與胃痛混淆,呼籲市民要提高警覺。 膽囊位於右側腹部、肝臟下方,負責儲存膽汁,當人進食後,膽囊將膽汁注入小腸,幫助消化脂肪。若膽汁濃度高,或含過多膽固醇與膽紅素,則容易形成結石。 外科專科醫生竺兆豪說,過往醫學界認為四類人士屬膽石高危族,包括女士、產後婦女、肥胖及飲食肥膩的人士,但據他臨床觀察,近半膽石患者是男士,也有遺傳傾向,不少家庭會兩代人先後求醫。目前,大約七成病人年過六十,三成則是三、四十歲的中年人。 事實上,飲食習慣與膽結石息息相關。他解釋:「多吃高脂、濃味、高蛋白質、高澱粉質的食物,膽汁會濃度高些、黏些。」同時,本港愈來愈流行的「斷食法」,令全日進食時間縮短,但當膽囊連續多小時毋須活動,易產生沙石,「久而久之會鈣化,變成石仔。」 病徵方面,患者未必有徵狀,一旦膽石塞著膽囊或膽管出口,導致下腹疼痛。竺醫生坦言,典型的膽石痛在夜間發生,當吃晚飯後,膽汁一般在深夜排出,膽石就容易阻塞,睡至凌晨兩、三時痛醒了。然而,部分人會誤以為是胃痛,服胃藥甚至照胃鏡查找原因:「有病人照了六次胃鏡才來看我!」 如因膽石導致膽囊發炎,患者會出現右上腹痛、發燒;若膽石已掉入膽管,使膽汁無法排出,病人或再出現臉黃、顫抖以至血中毒。一旦膽石落在膽管最末端出口,甚或使胰管阻塞,就可導致胰臟發炎,「當胰臟嚴重至潰爛,會有生命危險。」 要診斷膽結石,醫生一般會採用上腹超聲波,優點是無創傷性。不過,若膽石已掉進膽管底的位置,用超聲波未必看得清楚,須改用磁力共振檢查。 「如果膽石較大,像『波子』般大,有文獻記載,3厘米以上的膽石,與膽囊癌有些關係,膽囊生癌的病人,100%有膽石!當然,生石不一定會膽囊癌,但兩者關係好密切,所以我們通常建議長者,若膽石在3厘米以上,應割走膽囊,避免生癌。」竺醫生強調。 他續稱,若膽石患者曾有疼痛病徵,其復發風險接近百分之百,為免他日的再受膽石困擾,醫生會建議以微創手術,切除膽囊。一旦膽石已進入膽管,醫生就會用「逆行內窺鏡」取出管內之膽石,完成後才再割走膽囊。 雖然部分較年輕的膽石患者,傾向單以手術取走膽石,選擇保留膽囊,避免影響消化。竺醫生分析,切去膽囊之後,病人的確要暫時吃清淡些,易肚瀉或有飽滯感,但情況在兩、三周後會有改善。由於肝臟才是製造膽汁的器官,切走膽囊不會令身體從此缺乏膽汁。 他又特別提醒,每逢佳節如中秋、農曆新年以至端午節前後,市民或吃很多油膩食品,膽石風險特別高,「因為年夜飯,曾在農曆年前的一星期,做了十個膽囊切除手術。」 竺兆豪醫生 | 外科專科

繼續閱讀
泌尿,肝腸胃
腫瘤
前列腺癌成港男第三大癌症 冷凍治療可保正常功能 醫生:及早治療是關鍵

「年紀大,機器壞。」年長男士往往小便有障礙,最怕是患上前列腺癌!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前列腺癌是港男第三大常見癌症,亦是第四大致命癌症。泌尿外科醫生張源津表示,只要及早發現前列腺癌並採用局部定位治療,不但有機會成功根治,更可避免影響勃起功能及排尿。 前列腺癌個案有上升趨勢 前列腺癌個案過去十年有上升趨勢,現時全港每年約有2,400宗新症。泌尿外科醫生張源津解釋,主要原因是港人平均壽命增加,其次是身體檢查意識普及,因此有更多人於早期便發現病情。 然而,前列腺癌是難以預防的。張源津醫生解釋,前列腺癌有三大主要誘因,分別是年齡、家族性遺傳和族裔,但這三大誘因都是不能避免的。因此,張源津醫生指出,「定時的身體檢查是非常重要,病向淺中醫,應及早在徵狀惡化前求醫,才能做好最根治性的治療。」 如何診斷前列腺癌? 張源津醫生表示,要判斷前列腺癌屬於早期還是晚期,需要先檢測血液中的PSA指數(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再者是透過顯微鏡觀察癌細胞表現,第三是掃瞄癌細胞於前列腺組織的分布情況,醫生會透過這些因素評估癌症是屬於低危、中危或高危的局部性腫瘤,如腫瘤已擴散,則屬於第四期(晚期)癌症。 若病人患上屬低危的前列腺癌,病人可考慮持續性的主動監察,定期驗血及接受磁力共振檢查,甚至定期抽取組織化驗。一旦腫瘤有惡化傾向,可考慮向醫生尋求合適的治療方法,如局部定位治療。若患者的癌症屬於高危,患者就可能要選擇傳統方法,包括手術切除整個前列腺組織,或接受放射性治療,兩種方式都有機會可以「斷尾」,但亦有副作用,如小便後遺症、失禁、勃起功能障礙等等。 局部定位治療優點 張源津醫生表示,對於低危及中危階段的患者,只要經檢查確定腫瘤只局部地存在於前列腺的某特定位置,便可以選擇局部性定位治療。他解釋,局部定位治療只針對殺死癌腫瘤,盡量保留健康的前列腺及周邊組織,例如負責勃起功能的神經線及尿道的括約肌,便可保留性功能及尿控能力。所以,局部定位治療取決於腫瘤的位置及期數。 局部定位治療有多種方式,冷凍治療是其中一種。張源津醫生表示,冷凍治療時需要確保病人靜止不動,因此會考慮全身麻醉,而醫生會透過超聲波儀器鎖定腫瘤位置,將「探針」經「會陰」伸進前列腺的腫瘤,並冷凍至負40度殺死癌細胞,全程約一小時。手術完成後,病人一般翌日便出院,但需要插尿喉排尿一至兩星期,等待前列腺組織復原才拔喉。 張源津醫生指出,局部定位治療的根治率可達八成,優點是可最大程度保留腫瘤以外的健康組織,避免影響其功能。張醫生更表示,假如癌症不幸復發,而前列腺腫瘤只是局部性出現,其他位置完全沒有受影響,屆時可根據情況再做局部治療,例如冷凍治療。 張源津醫生 | 泌尿外科

繼續閱讀
心臟
服薄血丸或致內出血 房顫病人靠「左心耳封堵術」防中風

心房顫動患者因心跳紊亂,令左心房容易積聚血塊,一旦血塊脫落再流上腦部,隨時發生可致命的缺血性中風。有心臟科醫生直言,有九旬房顫女病人服用薄血藥後,持續胃出血,停藥後突然中風,最後接受了「左心耳封堵術」,終避過「二次中風」之險。 心臟科專科醫生張誠謙解釋,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病,正常心臟會有規律跳動,但若心房出現不正常訊號,就會影響心跳:「時快時慢,時短時長,這種心跳頻率會令血液流動變得不規律,有時會使血液凝固、流動速度減慢。」 當房顫患者的血流不順暢,血液有機會在左心房內一個稱為「左心耳」的位置積聚,形成血塊。他形容,左心耳就像一個「死胡同」,令血液在內凝固。 「血塊形成後,有機會脫落,離開左心房,再跟著血流,經過二尖心瓣,到達左心室,再經大動脈泵去其他器官。如果血塊剛巧流去腦血管,就會形成缺血性中風。」他引述研究指,房顫患者出現缺血性中風的風險,較常人高出5倍。 至於房顫成因,他表示,最常見是心房退化,年紀愈大,患病機會愈高。研究顯示,在60歲以上的長者,約百分之一有房顫;至80歲以上,約十分之一人有房顫。其他病因則包括高血壓、心瓣病變等其他心臟毛病。 為免血塊形成,首選第一線治療是服用薄血藥,包括「華法林」或新型口服藥,但他指,薄血丸使血液較難凝固,有機會增加出血風險,「尤其曾經內出血的病人,如腦出血、胃出血,或者有些長者行動不靈活,容易跌倒,有機會受傷流血及腦出血。」 張醫生續稱,受薄血藥副作用影響之病人,可考慮以「左心耳封堵術」替代服藥。由於缺血性中風之血塊中,九成來自左心耳,故醫學界發現可透過微創手術,在左心耳植入一個封堵器,避免血液再在該處凝固,從源頭減少血塊出現。 手術會在局部麻醉或深層次監察麻醉下進行,方法是在大腿股溝作靜脈穿刺,先將導管放進左心耳,並將大小合適的封堵器穩固地放在左心耳之出口,過程約一至兩小時,病人一般留醫觀察一晚即可出院。而手術成功率達九成五,併發症風險為百分之四至五,包括傷口發炎、穿刺時傷及心臟結構,過程中也有中風風險。 張醫生說,會建議病人手術後多服薄血藥3至6個月,讓封堵器與左心耳附近組織完全癒合,確定沒有滲漏後,便可停藥。若病人不能用薄血藥,則可以改服抗血小板藥物。 他透露,早前接獲一名九十歲婆婆求診,對方患房顫及高血壓,服了數年新型口服薄血藥,但一年前經常胃出血,發現胃血管已有病變,容易損傷及流血,須多次入院輸血。當時主診醫生建議她停服薄血丸,豈料就發生了缺血性中風,幸病情不太嚴重。張醫生遂安排她接受「左心耳封堵術」,「雖然她年紀大,也很瘦削,但術後沒有再中風及胃出血了。」 張誠謙醫生 | 心臟科專科

繼續閱讀
泌尿,肝腸胃
膽囊炎治療不宜拖

膽囊炎,顧名思義就是膽囊發炎,常見的成因是膽囊內有結石。膽汁由肝制造,膽囊的主要作用是暫時儲存膽汁,以消化油脂食物,進食時,膽囊收宿, 膽汁進入膽囊管,再排到膽管,繼而送到十二指腸幫助消化。若膽囊管被膽石阻塞,膽汁不能排出,便會引起膽囊炎,甚至膽囊脹大,病人會有發燒、右上腹痛等症狀。病人一般是否會即時找醫生呢?原來也不一定。 「不少膽囊炎病人感到右上腹痛,都會醞釀兩三日,一開始時可能以為是胃痛,甚至服食過胃藥未見好轉,再加上發燒,去看醫生才確診是膽囊炎。」外科專科馮定邦醫生表示,「有些病人比較能忍痛,尤其較肥胖的病人,可能主觀感覺並不太痛,但最終求醫檢查發覺膽囊發炎程度已十分嚴重。」 本身有膽石並且已出現症狀的病人,許多時都會發覺當進食過肥膩食物後,右上腹都會痛起來,馮醫生表示,「這是因為進食肥膩食物後,會刺激膽囊分泌膽汁來幫助消化,當膽囊收縮想把膽汁排出的時候,細小的膽石有機會塞著膽囊管,於是引起痛楚及一連串的反應,甚至引起膽囊炎。」 這情況下,即使病人戒口不吃高脂食物,也只是治標不治本。所以,若病人有膽石而沒有症狀,醫生一般會建議先進行觀察;但若膽石已引起症狀,膽囊炎或其有關的併發症,則會建議盡快處理。「因為嚴重的膽囊炎,膽囊會脹大,可引起膽囊穿破、腹膜炎等併發症,可以致命,所以只要確診膽囊炎,而膽囊的情況、病人的身體情況等適合做手術的話,現時一般都傾向盡快進行膽囊切除手術。」 膽囊切除手術現時多以微創方式進行,即使在膽囊急性發炎期間,也可以腹腔內視鏡進行,將整個膽囊切除並取出,杜絕日後再有膽囊炎的風險。 「反而若病人出現膽囊炎後拖得太久,例如拖了超過一星期後才確診,有機會膽囊發炎引致黏連黏著其他器官,這時便未必適合以微創手術切除膽囊,而需要做傳統的開刀手術,傷口較大,風險亦會較高。所以,只要條件適合,盡早做膽囊切除的微創手術是對膽囊炎病人較有利的。」若情況不適宜動手術, 便要靠抗生素加減引流術, 以達至先退炎, 保性命的目標,等炎症退後, 再評估是否適合手術. 一般這類膽囊切除術更加困難, 危險亦較多, 馮定邦醫生指出。 由於膽汁是由肝臟製造,切除膽囊後膽汁會直接進入十二指腸,病人於手術後初期有機會因為出現消化不良,尤其進食高脂肥膩食物後有機會腹瀉,所以醫生一般會建議手術後盡量進食低脂肪的食物,待身體慢慢自行調節和適應,逐步恢復正常的飲食。 馮定邦醫生| 外科專科

繼續閱讀
泌尿,肝腸胃
男人最痛!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必需用尿喉?醫生提醒諱疾忌醫後果更嚴重

良性前列腺肥大又稱前列腺增生症,是本港中老年男性中非常普遍的退化性疾病。根據醫管局網站資料,五十歲以上的港男有半數人會開始出現良性前列腺增生。泌尿外科專科醫生馬偉傑表示,普遍中年男士一方面輕視小便問題,另一方面擔心診治必需插尿喉(導尿管),因此諱疾忌醫,隨時加劇病情。 「佢哋(男士)會覺得小便唔暢順好正常,年紀大咗就係咁,而且佢哋又好害怕治療過程需要插尿喉。」馬偉傑醫生表示,普遍中年男士即使小便有問題都認為無需求醫,卻不知道後果可以很嚴重。他解釋,良性前列腺增生有機會令膀胱肌肉承受壓力,長期會導致纖維化、引致膀胱退化,「如果到膀胱自己都唔識收縮,冇咗呢個功能,到時就真係變咗要長期用尿喉。」 插尿喉不用怕? 馬偉傑醫生表示,主要有兩類病人需要使用導尿管,一類是長期需要,例如因不同病患引致膀胱失去功能或缺乏自理能力的人士;另一類是短期需要的患者,最典型例子是剛接受大型手術後的病人,由於身體未恢復至適合下床去洗手間,便可能要使用數天導尿管。 至於前列腺增生患者,馬醫生解釋,適用於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手術有多種選擇,如傳統電切手術,較為新式的有激光剜除手術,又或者微創手術如前列腺提拉術、水蒸氣療法等。馬偉傑醫生表示:「唔同類型嘅手術,用到尿喉嘅時間都有所不同,可以短到半日至一日,部份手術就可能要用尿喉一至兩星期。」 甚麼是尿喉? 許多男士抗拒或害怕插尿喉,但其實使用尿喉並不複雜麻煩。馬偉傑醫生表示,導尿管的末端有一個「波仔」會伸延到膀胱內,達到「定位」於膀胱、不容易鬆脫的目的。至於導尿管另一端則會與尿袋相連,讓尿液引流到體外,當尿袋內的尿液幾近全滿,病人可以調節尿袋上的開關掣,將尿液釋放,「病人要做嘅只係開關呢個動作,唔需要處理條尿喉」。 馬偉傑醫生續稱,腳袋類型的尿袋可以固定在小腿,病人穿上鬆身褲,即可如常人般行動自如,較為方便。而且短期需要的患者,基本上不用更換尿喉與尿袋,只有長期需要的病人需定期更換。馬醫生續稱,佩戴導尿管的患者可以如常洗澡,只需於洗澡後注意抹乾尿喉與尿道的接駁位置,保持乾爽,「如果有用固定貼固定位置,就會更安全。」 馬偉傑醫生 | 泌尿外科醫生

繼續閱讀
泌尿,肝腸胃
飲食習慣欠佳誘發腎結石 延誤治療恐增癌症風險

都市人飲食習慣多肉,且長期水份攝取量不足,導致腎石風險飆升。有泌尿科醫生直言,腎石未必有明顯病徵,腎功能卻已受到破壞,曾有重症病人因拒絕治療,終要緊急切除腎臟保命,更揭發腎臟原來已潛藏癌細胞,呼籲市民切勿掉以輕心。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潘奕均表示,全港約有百分之五至六的市民患有腎石。全球腎石問題益趨普及,主因之一是攝水量太少:「腎臟的功能是排出水份、電解質及礦物質,但若飲水不足,尿液太濃烈,稀釋及溶解不到礦物質,礦物質就會像雪球般,滾成一個結晶體,繼而愈滾愈大,形成一粒腎石。」 同時,都市人常吃鹽份過高的食物;攝取過多「草酸」含量高之食物,如朱古力、花生、濃茶及啤酒;進食過多動物蛋白,包括紅肉與家禽,也容易出現腎石。而部分慢性病患者例如尿酸高、痛風及糖尿的病人,或曾接受小腸切除的病人,亦比較易患腎結石。 病徵方面,潘醫生解釋,若腎石還小,留在腎臟內,患者未必有病徵,但如果腎石增大,使腎臟的神經膜受壓,病人會有「腎絞痛」,劇痛可由背部蔓延至前方及下腹。一旦腎石掉進尿道,引致損傷,會造成血尿;如掉進膀胱,則會小便頻密及刺痛。他續稱,偶爾有病人在身體檢查才發現腎石,但已有腎積水,甚至腎功能缺損。 醫生會透過問症、檢查病人下腹有否腫痛、化檢尿液有否紅血球、X光及超聲波作診斷,最理想則使用電腦掃描,詳細檢查腎臟、輸尿管及膀胱的狀況,其準確度接近99%。 潘醫生說,治療方法與腎石大小及位置有關,若腎石小於四毫米,已掉進輸尿管,自行排出體外的機會達九成,故以觀察為主。若腎石小於兩厘米,可考慮以體外「衝擊波」震碎腎石,成功率達七至八成,且可即日出院。 如腎石稍大,但在二厘米以下,位處輸尿管,醫生可使用輸尿管鏡手術,將一支像原子筆般粗的鏡頭,經尿道伸入膀胱,再放進輸尿管患處,以激光將腎石粉碎;若腎石仍在腎內,醫生會改用軟身輸尿管鏡,進一步伸上腎臟,以激光打碎腎石。 一旦腎內的腎石體積大,達到三厘米以上,醫生需以腎穿刺術取石,先在背部開一個孔,直接瞄準腎石的位置穿刺,放進一支鏡頭,並用激光或碎石儀器鑿碎腎石,配以小鉗抽走碎石,「創傷性較大,一般留醫三、四晚。」 事實上,患者切勿諱疾忌醫,否則後果可大可小。潘醫生透露,曾有一位七十多歲的女病人,一直得悉有顆大腎石,卻不願治療,直至某天發高燒入院,並有腎腫痛,證實腎臟嚴重發炎,更有含膿情況,要緊急切走腎臟,其後檢驗報告更發現,腎內有癌細胞:「久不久就有些病人,長年累月有一大粒石塞著腎臟,導致腎臟重覆發炎,令細胞出現變異,最後變成癌細胞。有時有病,真的要跟進,千萬別不理會。」 潘奕均醫生 | 泌尿外科專科

繼續閱讀
心臟
幾時通波仔?幾時搭橋?

心血管疾病是都市人最大的健康威脅之一,而最常見的問題是冠心血管阻塞,即冠心病。常用於治療冠心病的手術有兩種:通波仔,以及搭橋手術。但病人往往不清楚,他們什麼時候應該通波仔、什麼時候應該搭橋? 心臟科專科醫生郭俊傑表示,首先應知道什麼時候需要做心臟的「介入性手術」。「通波仔或搭橋都屬於介入性治療手術。當病人的心血管出現嚴重阻塞,,即使服藥仍不能將血流改善,而引致出現症狀,例如因為血管阻塞無法將氧氣送到心臟肌肉而出現心絞痛和呼吸困難;或心臟功能下降而出現心衰竭的病徵;又或因血流量減少引致心律不正,以上幾種都是心血管需要介入性治療的指標。」 此外也有一些客觀指標,例如心血管阻塞的程度。「在這方面,可能不同醫生的看法會有少許分別,」郭醫生說,「心臟有三條主要血管,中間一條,左右各一條,統稱為冠狀動脈。任何一條血管任何一個位置阻塞,都有機會導致下游的肌肉缺氧。現時比較籠統的說法是,當冠狀動脈阻塞七成或以上,便需要考慮介入手術。但事實上,即使阻塞七成也要看是哪一條血管和哪一個位置。」 他舉例表示,若是旁支血管,或阻塞位置處於血管下游,即使塞了七成所影響的心臟肌肉範圍也未必很大,不一定急需介入手術;相反,若是主要血管的上游位置,例如主幹或左前幹支,由於影響範圍較大,可能阻塞五成以上以致血管通道面積下降至少於四平方毫米,已需要考慮介入手術,所以「七成」這個數據並非一成不變的。為了避免病人有急性冠心病的風險,醫生會考慮個別病人整體的情況和客觀準則綜合評估,再決定是否需要進行介入手術。 一旦判斷病人需要介入手術,便面臨通波仔或搭撟手術的選擇。 「簡單來說,通波仔是一種微創手術,病人接受局部麻醉,在手腕或大腿動脈插進一條喉管,再經由這喉管出入之後通波仔的導管、導絲(路軌)、儀器、球囊及支架等。但有些病人會誤解,以為通波仔是將血管內積聚的斑塊剷去或刮走,其實不是的,通波仔主要是將阻塞的位置重新撐開,並放置藥性支架,目的是擴闊通道、恢復血流,所以血管內積聚的斑塊是不會剷去的,而術後一般翌日已可出院。」郭醫生表示。 而搭橋手術則不是擴闊通道,而是建造繞道。「搭橋手術需要全身麻醉,開胸,亦需要使用人工心肺,因為手術期間心臟是停頓的。醫生會從病人腳部或其他部位(如胸腔或手臂)截取血管,在大動脈和冠狀動脈進行接駁,繞過阻塞的位置恢復血流。若有多於一個位置阻塞,就需要一次過搭幾條橋,所以是一個超大型手術,需時較長,風險較高,一般需留醫一、兩星期,而復原時間最少需要幾星期。」 因此,在選擇通波仔或搭橋手術時,一般會依循以下幾個普遍標準: 1. 若病人的情況容許通波仔,會首先考慮通波仔,因為搭橋始終是一個創傷性較大和風險較高的手術。 2. 若病人的心血管阻塞程度經評估後,認為通波仔成功率低及復發風險高,會考慮搭橋。 3. 曾做過通波仔但較短時間後復發(對支架過敏或反應不良),亦會考慮搭橋。 4. 搭橋手術的先決條件是病人身體狀況和器官機能是否適合。 郭俊傑醫生|心臟科專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