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通波仔」的「冠狀動脈介入手術」愈來愈普及,大部分人因此救回一命,並養成更良好生活習慣。然而,少部分人可能需要進行「第二次通波仔」手術,心臟科專科陸毅康醫生表示,病人復發原因有多種可能性,「我哋最緊要搵出乜嘢原因令佢再翻發,避免要做第三次通波仔。」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資料,2020年有6,561人因心臟病而死亡,而冠心病是最常見的心臟病,由於壞膽固醇積聚在血管內壁,引致動脈粥樣硬化並且管腔收窄。心臟科專科陸毅康醫生指出,當主要血管收窄了大約七成或以上,便會明顯窒礙血液流動,病人往往會有心口翳痛和運動量下降等徵狀,可能需要接受「通波仔」手術。
陸醫生續稱,也有病人出現突發性心臟病,可能是由於血管內「粥樣斑塊」破裂,導致血管突然收窄,甚至有血塊阻塞血管,便要透過「通波仔」手術重新「打通」血管,減低心臟肌肉壞死的機會。
通波仔風險高?
通波仔手術經過多年發展,現時屬於微創手術的一種,陸毅康醫生表示,從前會從大腿引入導管到心臟,但現時技術進步,已改為從手腕介入到達需要「通波仔」血管位置,可大大降低出血風險和病人不適。當到達目標血管位置後,導管的「波仔」會撐開血管,然後放下金屬支架,令血管回復暢通,手術便大功告成,病人可重過正常生活。
找出復發原因更重要
然而,有少數患者的心血管可能再次收窄,有機會要第二次通波仔。陸毅康醫生表示,如果病人復發,醫生首要是找出成因,「係咪高危因素冇處理好?定係啲藥唔啱?定係第一次支架未有充分擴張?」他表示,過往的普通金屬支架近年已全面由「滲藥支架」取代,復發機會較低,因此很少因為支架引起復發。
反之,手術後好好控制高危因素,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才是最重要的一環。病人如沒有自律地控制高危因素例如吸煙、三高等等,都有可能導致復發,如不針對性處埋,即使做了第二次通波仔手術,也可能會再復發。另一個可能性是第一次手術所用的支架較小,未能充分地擴闊收窄位置,血管於一段時間後又收窄。陸毅康醫生表示,由於翻發原因不同,醫生對應手段也不同,例如可以考慮於同一位置加多一個支架,也可以擴大原來的支架,或於血管不同位置放置額外支架。
他指出,現時醫療技術進步,例如可以利血管內超聲波技術,準確量度血管大小﹑收窄程度及長度,以選擇最合適的支架,減低在相同位置復發的機會。「滲藥支架」也極為可靠,所以通波仔成功率非常高,因此對病人和醫生來說,第二次通波仔手術並非難題,更重要是與病人一同找出翻發的原因。
陸毅康醫生|心臟科專科